健康養身★想得諾貝爾醫學獎 越等越久?

想得諾貝爾醫學獎 越等越久?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科學界、醫學界,獲得諾貝爾獎是最大肯定。不過《美國醫學會期刊》刊載一篇有趣研究顯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年齡越來越年長,女性得獎者比例也越來越高。

諾貝爾得獎者 以歐美人士居多

研究人員將時間分成1950年至1982年、1983年至2015年兩段時間,分析這兩段時間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特徵,從整體資料來看,近九成獲獎人來自北美洲、歐洲或澳洲,這些學者取得學位、博士後研究所在地也多在北美洲、歐洲或澳洲,僅有三名獲獎者在亞洲國家接受研究訓練,這三名得獎者都是在1983年至2015年間獲獎。

女性比率上升 得獎者年齡偏年長

與1950-1982年相比,1983-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中,女性比率提升。以得獎年齡來看,1983年至2015年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為63歲,之前平均55歲。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兩段時期得獎者發表重要論文的年齡都是45歲。得獎者從發表重要論文到獲得諾貝爾獎肯定,1983-2015年得獎者平均花了17.4年,而1950-1982年得獎者平均只花10.8年,相差6.6年。

審核時間更長、更謹慎

研究學者分析,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醫學研究領域人才不斷增加,更重要的是,與過去相比,判斷重大研究的證據、標準有所提高,審核也更為謹慎,審核時間也跟著延長。

同樣分析諾貝爾得獎者資料,《英國廣播公司新聞》(BBC)將所有諾貝爾獎獎項逐一分析,發現除了和平獎,其他獎項得主皆有年齡上升趨勢,與這項研究結果不謀而合。由此可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科學家、醫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肯定,除了需符合嚴謹標準,更需要時間的淬鍊與洗禮。

延伸閱讀

1. Redelmeier, R.J. & Naylor, C.D.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 to Recognition of Medical Scientists Awarded a Nobel Prize. JAMA, 316, 2043-44.

2. Dahlgreen, W. ( 2016, October 7) Why are Nobel Prize winners getting older? Retrieved January 17, 2017. http://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37578899
3.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最常見的症狀是什麼?就是沒有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腫瘤通常就滿大顆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鍾智淵一語道破癌症的可怕之處。隨著醫療進步,像是乳癌、肺癌等癌症,都變得越來越像慢性病,存活十幾二十年以上的,大有人在。不過,胰臟癌難發現、難治療、進程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想減肥,你都做哪一種運動?專家常建議多運動,但你知道哪種運動對先天帶有較多肥胖基因的人有益嗎?由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等學者刊登於 《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 (PLOS Genetics) 的研究顯示,有幾種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人體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人對於中藥的信任與服用,逐漸肯定,因此藥膳食補盛行。為此,今年新北市衛生局針對過往2年檢出不合格率較高的延胡索、續斷、獨活、天門冬及白芷等5種品項,共20件中藥材,檢驗二氧化硫殘留(天門冬限量標準:400ppm、餘4種限量標準150ppm),做稽查與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要告別腹肉,你必須吃進對的食物,這可不是指速食店會提供的餐點或超市可以買到的冷凍食品。在接下來的10 天裡,你要吃進純淨天然的食物。老實說,這不像走進速食店點個漢堡薯條那麼簡單,也沒有把塑膠容器放進微波爐那麼容易,但我有個輕鬆的做法──大量準備。接下來,你會看到完整的備餐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