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性福又不想懷孕! 危險期該如何避孕?

想要性福又不想懷孕! 危險期該如何避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真的有那麼好康!如果不想懷孕,在危險期愛愛,居然還有機會免中獎。提到避孕措施,保險套是最方便的方法;但是,偏偏很多男人不愛用,或是剛好天雷勾動地火,一時沒有準備保險套,都有可能因此而有懷孕風險。幸好,目前已有新一代事後避孕藥,由於其成分不是荷爾蒙,對身體負擔較少,而且又是在危險期仍然有效的事後避孕藥。然而,婦產科醫師提醒,做好完善的事前避孕措施仍是最建議的方法,「事後避孕藥」是事後緊急避孕的選擇,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常用避孕方法效果排名

想要避孕,其實方法還滿多的!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華筱玲表示,依據避孕效果排名,避孕方法依序為結紮、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保險套及計算安全期;至於口服避孕藥則又區分為事前避孕藥與事後避孕藥,而事後避孕藥又可分為黃體素受體調節劑、高劑量黃體素、雌激素加黃體素。而根據衛福部調查顯示,已婚婦女且已生育者以使用子宮內避孕器比例較高,未婚婦女則多以口服避孕藥比例高;無論已婚或未婚,使用保險套比例則差不多。

每種避孕方法都有優缺點

華筱玲醫師指出,每種避孕方法都有優缺點,以結紮而言,雖然可以一勞永逸,但缺點是得要手術,若是想要生孩子,較難恢復;口服避孕藥會有荷爾蒙副作用,包括噁心、頭痛、發胖和乳房脹,以及影響肝功能,有血栓症者也不適合,事前避孕藥也較容易會有忘記服用情形發生,優點則是可以減少經痛及月經量,並使月經規則;子宮內避孕器不會影響荷爾蒙,需餵奶者可以使用,但卻有增加發炎感染的風險,以及經痛和月經量多的缺點;保險套有預防部份性病傳染的優點,但較麻煩和有可能會破;至於計算安全期則只需要算日子,但卻容易因為外在環境及心理因素導致安全期算不準,非常不安全。

想要性福又不想懷孕! 危險期該如何避孕?

事前避孕藥效果達99% 但有發胖的副作用

避孕藥的種類很多,到底該如何選擇避孕藥呢?華筱玲醫師進一步指出,事前避孕藥的避孕效果可以達到99%,但是由於得要天天服用,會有令人發胖及乳房脹痛的副作用,有很多婦女不願意服用。臨床上,就有一名女大學生怕發胖,不想吃事前避孕藥,再加上男友不願使用保險套,致使一年內懷孕三次而做人工流產,而使用子宮內避孕器擔心會增加發炎感染機率,可能導致不孕機率增加,因此建議她若當時未避孕,可服用事後避孕藥來避孕。

黃體素受體調節劑避孕效果達98-99% 性行為後5天內都有效

至於事後避孕藥各有哪些優缺點?華筱玲醫師解釋,黃體素受體調節劑為「非荷爾蒙類」,效果最好,可在性行為後5天內都有效,避孕效果可達98-99%,且噁心機率低,沒有致畸胎作用,即使接近排卵危險期仍然有效,但可能會有延後月經約2天和頭痛頭暈症狀。另外有荷爾蒙類事後避孕藥,可分兩種,一是高劑量黃體素,在事後3天內有效,避孕效果為85-90%,有頭暈、噁心想吐及乳房脹痛副作用,優點是避孕效果還不錯且不影響月經周期;另一是雌激素加黃體素,也是事後3天內有效,但避孕效果只有50-70%,且噁心、頭暈頭痛及月經不正常機率高。

事後避孕藥可當緊急避孕措施 不建議常規使用

華筱玲醫師強調,由於經常使用事後避孕藥會出現月經不規則,以及噁心想吐、乳房脹痛和腹部脹痛的症狀,所以事後避孕藥可當緊急避孕措施,不建議常規使用;通常是沒有做事前避孕,或是做了避孕措施但是方法不可靠,例如忘了吃事前避孕藥、保險套破了或沒有正確用對保險套,甚至被性侵害之後要避孕,就可使用事後避孕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9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青少年常擋不住毒品誘惑,又以吸食K他命最氾濫,藥師臨床觀察發現,曾有患者拉K一個月,膀胱容量只剩50cc,尿意一來就忍不住,終生都必須包尿布,如今後悔不已。 K他命氾濫 年逾2萬人吸食 根據警政署統計,104年國內共有2萬多人,因吸食K他命而受裁罰,顯見毒品猖狂氾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70歲劉姓男患者,患有痛風症狀,3年前因為輕微血尿被檢查出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一期,醫師建議每半年回診檢查腎功能,但患者自認身體狀況沒有大問題,平常都自行到中藥房拿藥服用,沒有按醫囑回醫院做定期追蹤;最近因呼吸會喘及嘔吐被送至急診就醫,抽血後發現腎功能竟然只剩下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情人約會,若在氣氛浪漫想獻出熱吻時,對方口中卻傳來難聞異味,恐怕讓人興致缺缺。牙科醫師表示口臭的原因很多,舉凡抽菸、蛀牙、牙周病甚至腸胃道疾病或糖尿病等都是,門診案例也發現有高達7成的年輕人對自身口臭毫無自覺或選擇漠視,長久之後恐怕導致蛀牙、牙周病或其他疾病惡化,「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暑假期間,臨床上不乏過度沉迷網路的青少年,因觀看色情影片引發好奇心,偷拍女生裙底,或是因網路遊戲購買點數,濫用信用卡等,甚至遭網路霸凌者出現情緒低落等現象;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指出,青少年大腦正處於成長階段,若長期時間沉浸在網路世界,恐會因認知偏差,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