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滋感染者受歧視 應適時尋求協助

愛滋感染者受歧視 應適時尋求協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雖然法律規定不得歧視愛滋感染者,但是愛滋病感染者仍然感受到社會的歧視,並認為在就學、就業、就醫等各方面都受到難以想像的不公平對待,而且覺得法律無法提供感染者實質保護,形同虛設。

一位二十多歲的電話客服人員小如(化名)是位愛滋病感染者,定期都要到醫院回診,有次,小如又向公司請病假回醫院檢查,隔天,如同以往「老實的」提出就診收據以完成請病假手續,沒想到公司的行政人員照著收據上的個資上網查詢小如的病例,於是,小如感染愛滋的消息瞬間在公司傳開。

小如的直屬長官得知後,礙於法令規定,公司不能歧視愛滋感染者,所以上司就向小如提出自動離職的要求。小如無計可施之下,向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尋求幫助,希望能夠重回職場。在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幫助下,小如向公司提出申訴,最終達成和解,小如也順利返回職場。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並不是每個受歧視的感染者都像小如這般幸運。根據許多報告顯示,愛滋感染者年齡層已經逐漸下降,受歧視的感染者年齡層也逐漸年輕化,例如學生在新生入學時得接受體檢,要求檢驗愛滋,也有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在找工作時,擔心應徵的公司是否會要求提出體檢報告?但又害怕遭到歧視而不敢詢問。準備公務人員考試的考生們,花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準備考試,考上後卻要擔心報到時是否要進行愛滋篩檢;以上都是看不見的歧視、不平等的對待。

林宜慧表示,不管採取哪種篩檢方式,依法在公立學校、機關,篩檢愛滋都是列為免通報項目。但私人企業就無法可管,只能在「受到歧視後」才有申訴等等的因應措施。「形式上的歧視」可以依賴立法、訴訟途徑解決,但實質上的歧視是法律也解決不了的。所以,林宜慧呼籲,社會應以正確的觀念對待愛滋感染者,創造無歧視、和諧的環境;而愛滋感染者若遭受到歧視或不平等的對待,也應適時的向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或其他團體尋求協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胰臟因在體內深處,超音波檢查時很難看得清楚,難以早期發現癌變,其轉移、惡化速度快,治癒機會低,也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被喻為「癌王」。胰臟癌,名列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8位,根據健保署統計,罹患胰臟癌的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每年新增案例將近7000人,僅約1成左右屬於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疾病長期為國人十大死因前3名,臺灣每年有2萬人心跳停止,經救護技術人員急救後轉送至醫院。心跳停止若沒有即時急救會造成腦部缺血、損傷甚至死亡,因此,若能在心跳停止的當下,實行心肺復甦術(以下簡稱CPR)及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氈器(以下稱AED),...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75歲的劉奶奶,左眼於診所接受白內障手術後,開始眼睛變紅及有異物感,經局部藥物治療後未見改善,症狀持續5個多月,同時還有耳鳴及頭暈情況,於是前往北市聯醫眼科做進一步檢查,發現是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為一種良性腦血管疾病。結膜腫脹充血 眼壓異常上升劉奶奶表示腦內會有咻咻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部立醫院事件,在「清零計畫」實施逐漸在收尾階段,今(1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預計2月19日能恢復營運,但院方仍要提出報告待專家討論首肯,陳時中坦言,事件最大困難是人員匡列速度。 陳時中說明,部立桃園醫院總計隔離4346人,社區有845人,目前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