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農曆春節將屆,許多人為省錢自行染髮,1名女性美髮師因為喜歡以「邊洗頭邊染髮」的「泡泡染」產品染髮,甚至每2、3天就使用一次,結果在按摩頭皮之際,也將化學染劑直接接觸頭皮,引發頭皮紅腫、過敏,甚至造成毛囊發炎,而引發掉髮情況。專家建議想要在過年前透過染髮改頭換面的民眾,依照9個染髮原則,減少染髮劑對頭皮和頭髮的傷害。

 

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過年前,民眾為省錢會自行購滿染髮劑染髮,但專家提醒染髮前應認清產品是否通過衛生署認證,且詳讀產品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攝影/黃志文)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泡泡染在國內已經有2至3年的使用時間,近2個月內門診卻意外收治到這1名女性美髮師因使用頻率過高,且一染就長達2年時間,雖然有做保護頭皮的措施,仍然會傷害到頭皮毛囊,以致出現掉髮的情況,建議,最好至少間隔3至6個月再染一次,避免傷害。

中華時尚美容協會理事長周苡臻和染髮劑產品廠商企劃部經理周佳蓉表示,民眾在染髮前,除了選擇適當的髮色之外,染髮前後還需注意以下原則,包括:

  1. 不建議使用洗頭染或泡泡染,將染髮劑當成洗髮精容易導致頭皮直接接觸染劑,增加發炎和過敏的機會。

  2. 認明染髮劑的外包裝盒上是否有衛生署許可字號和完整的產品標示。

  3. 染髮前確認頭皮是否健康,有傷口則不宜染髮。

  4. 使用前,詳讀產品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

  5. 染髮前可先在前額、耳背和頸背等部位塗上乳霜,凡士林或乳液,保護皮膚不受染劑直接接觸而引發過敏反應。

  6. 染髮的適當時機,建議選在洗髮後的隔天,利用頭皮自然的油脂當作天然隔離劑,避免染劑直接接觸頭皮。

  7. 染髮後多喝水,加速身體和頭皮代謝染髮劑的速度。

  8. 若擔心染髮不易上色或顏色不持久,染髮前1至2周應暫停使用潤絲和護髮產品;染髮20分鐘讓染劑充分被頭髮吸收後再洗去;染髮後2周內減少洗頭次數,暫時不要使用潤絲精。

  9. 染髮2周後經常護髮保養,避免過度日曬、游泳、吹燙,保持髮絲健康,讓髮色更亮麗。

染髮後,何時該補染?周佳蓉表示,一般人平均每月會新長出1公分頭髮,原本有白頭髮的人可每個月補染髮根一次;若是出現上下層髮色明顯不同的「布丁頭」現象,也建議間隔3至6個月再做整頭染,以免次數過於頻繁,對髮質造成傷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40歲的曾姓男子,長年飽受鼻塞所苦,自述就像20年沒有好好呼吸。傳統手術需要住院3至5天並全身麻醉,曾先生擔心手術風險,也不願工作請假動刀治療。後至耳鼻喉科求診,檢查後發現其鼻塞原因除了因為過敏性鼻炎造成下鼻甲肥厚,還有鼻中隔彎曲狀況。進行「鼻部無線射頻微創手術」,是局部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夏天到了難免吃個冰品、喝個冷飲,但一入口牙齒痠軟,無法好好品嘗美食,牙齒敏感是生活中常見的口腔問題。敏感性牙齒是因為琺瑯質(牙釉質)喪失而象牙質(牙本質)外露所致。象牙質內有許多牙本質小管,受到外來的刺激,尤其是冷熱變化的溫度刺激,就會產生酸痛與不適。牙醫師指出,造成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電子轉診系統 讓賴女士照護不中斷有位67歲的賴女士因慢性咳嗽及胸悶,到台中市崇芳診所就診,醫師認為需進一步檢查,便將她轉介至臺中榮總醫院胸腔內科治療,醫師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即時線上查詢病人最近跨院的就醫資訊,診斷為阻塞性肺病及心律不整、心衰竭等慢性共病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位九十一歲張奶奶,兩年半前中風,灌食靠鼻胃管伸入鼻子進到胃部,愛美的奶奶看著鏡中的鼻胃管,常自言自語「鼻子怎麼變那麼長,像大象?」,因異物感使她屢屢自拔管路,進而反覆插管,加上每月例行換管,造成她喉嚨感染引發咳嗽,甚至發燒、肺炎,一年多達兩三次。經醫師建議接受內視鏡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