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農曆春節將屆,許多人為省錢自行染髮,1名女性美髮師因為喜歡以「邊洗頭邊染髮」的「泡泡染」產品染髮,甚至每2、3天就使用一次,結果在按摩頭皮之際,也將化學染劑直接接觸頭皮,引發頭皮紅腫、過敏,甚至造成毛囊發炎,而引發掉髮情況。專家建議想要在過年前透過染髮改頭換面的民眾,依照9個染髮原則,減少染髮劑對頭皮和頭髮的傷害。

 

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過年前,民眾為省錢會自行購滿染髮劑染髮,但專家提醒染髮前應認清產品是否通過衛生署認證,且詳讀產品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攝影/黃志文)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泡泡染在國內已經有2至3年的使用時間,近2個月內門診卻意外收治到這1名女性美髮師因使用頻率過高,且一染就長達2年時間,雖然有做保護頭皮的措施,仍然會傷害到頭皮毛囊,以致出現掉髮的情況,建議,最好至少間隔3至6個月再染一次,避免傷害。

中華時尚美容協會理事長周苡臻和染髮劑產品廠商企劃部經理周佳蓉表示,民眾在染髮前,除了選擇適當的髮色之外,染髮前後還需注意以下原則,包括:

  1. 不建議使用洗頭染或泡泡染,將染髮劑當成洗髮精容易導致頭皮直接接觸染劑,增加發炎和過敏的機會。

  2. 認明染髮劑的外包裝盒上是否有衛生署許可字號和完整的產品標示。

  3. 染髮前確認頭皮是否健康,有傷口則不宜染髮。

  4. 使用前,詳讀產品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

  5. 染髮前可先在前額、耳背和頸背等部位塗上乳霜,凡士林或乳液,保護皮膚不受染劑直接接觸而引發過敏反應。

  6. 染髮的適當時機,建議選在洗髮後的隔天,利用頭皮自然的油脂當作天然隔離劑,避免染劑直接接觸頭皮。

  7. 染髮後多喝水,加速身體和頭皮代謝染髮劑的速度。

  8. 若擔心染髮不易上色或顏色不持久,染髮前1至2周應暫停使用潤絲和護髮產品;染髮20分鐘讓染劑充分被頭髮吸收後再洗去;染髮後2周內減少洗頭次數,暫時不要使用潤絲精。

  9. 染髮2周後經常護髮保養,避免過度日曬、游泳、吹燙,保持髮絲健康,讓髮色更亮麗。

染髮後,何時該補染?周佳蓉表示,一般人平均每月會新長出1公分頭髮,原本有白頭髮的人可每個月補染髮根一次;若是出現上下層髮色明顯不同的「布丁頭」現象,也建議間隔3至6個月再做整頭染,以免次數過於頻繁,對髮質造成傷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福部公布104年十大死因,其中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就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位,包括因動脈粥狀硬化而導致的心臟、腦血管等;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吳怡萱指出,國內18歲以上者,罹患高血脂約佔1成,但40至64歲的中壯年族群卻有近3成罹患,高血脂不但會產生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人因觀光旅遊或商務行程出國,除需依入境國之氣候準備衣物外,所攜帶之自用藥品更要依入境國之法規處理,以免違規觸法;我國醫療常使用的佐沛眠(Zolpidem)、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等鎮靜安眠類藥品及嗎啡(Morphine)、吩坦尼(Fentanyl)等...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 No.120/4月號) 面部基本上是由兩個部份組成,包括了五官及框架,五官包括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及耳朵,框架則是包括了面部的骨架、肌肉筋膜、脂肪及皮膚。五官決定了我們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而框架決定了你的年輕度,但並不是有了好看的五官就代表你是美女或帥哥,必須和框架匹配才能成為視覺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準備迎接清明連假,不少民眾早規畫好旅遊踏青形成,但要注意,千萬不要誤食野外有毒植物,否則恐引發中毒;食藥署表示,每年都有民眾發生採食野外有毒植物因而中毒案例,主要是因有毒植物和可食性植物外觀相似,像是姑婆芋、曼陀羅和綠褶菇等野外植物,都容易被民眾誤食。 誤食姑婆芋 恐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