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農曆春節將屆,許多人為省錢自行染髮,1名女性美髮師因為喜歡以「邊洗頭邊染髮」的「泡泡染」產品染髮,甚至每2、3天就使用一次,結果在按摩頭皮之際,也將化學染劑直接接觸頭皮,引發頭皮紅腫、過敏,甚至造成毛囊發炎,而引發掉髮情況。專家建議想要在過年前透過染髮改頭換面的民眾,依照9個染髮原則,減少染髮劑對頭皮和頭髮的傷害。

 

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過年前,民眾為省錢會自行購滿染髮劑染髮,但專家提醒染髮前應認清產品是否通過衛生署認證,且詳讀產品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攝影/黃志文)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泡泡染在國內已經有2至3年的使用時間,近2個月內門診卻意外收治到這1名女性美髮師因使用頻率過高,且一染就長達2年時間,雖然有做保護頭皮的措施,仍然會傷害到頭皮毛囊,以致出現掉髮的情況,建議,最好至少間隔3至6個月再染一次,避免傷害。

中華時尚美容協會理事長周苡臻和染髮劑產品廠商企劃部經理周佳蓉表示,民眾在染髮前,除了選擇適當的髮色之外,染髮前後還需注意以下原則,包括:

  1. 不建議使用洗頭染或泡泡染,將染髮劑當成洗髮精容易導致頭皮直接接觸染劑,增加發炎和過敏的機會。

  2. 認明染髮劑的外包裝盒上是否有衛生署許可字號和完整的產品標示。

  3. 染髮前確認頭皮是否健康,有傷口則不宜染髮。

  4. 使用前,詳讀產品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

  5. 染髮前可先在前額、耳背和頸背等部位塗上乳霜,凡士林或乳液,保護皮膚不受染劑直接接觸而引發過敏反應。

  6. 染髮的適當時機,建議選在洗髮後的隔天,利用頭皮自然的油脂當作天然隔離劑,避免染劑直接接觸頭皮。

  7. 染髮後多喝水,加速身體和頭皮代謝染髮劑的速度。

  8. 若擔心染髮不易上色或顏色不持久,染髮前1至2周應暫停使用潤絲和護髮產品;染髮20分鐘讓染劑充分被頭髮吸收後再洗去;染髮後2周內減少洗頭次數,暫時不要使用潤絲精。

  9. 染髮2周後經常護髮保養,避免過度日曬、游泳、吹燙,保持髮絲健康,讓髮色更亮麗。

染髮後,何時該補染?周佳蓉表示,一般人平均每月會新長出1公分頭髮,原本有白頭髮的人可每個月補染髮根一次;若是出現上下層髮色明顯不同的「布丁頭」現象,也建議間隔3至6個月再做整頭染,以免次數過於頻繁,對髮質造成傷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35歲女性,眼睛出現脹痛、紅腫等現象,甚至視力出現模糊,就醫檢查,發現左眼視力只有0.2,且眼壓過高,確診為虹彩炎性青光眼;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進一步諮詢後,才發現原來是患者因進補補過頭,進而誘發症狀。包括羊肉爐、薑母鴨等,在冬天時都是許多民眾喜歡進補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針對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日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33項學名藥品沒有執行生體相等性(BE)試驗尚未下架一事,恐有害人體。對此,食藥署澄清,申請變更的藥品都不是主成分,而是不具藥理作用的賦形劑,絕對不會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以及療效不等的情形,請民眾放心,將確認違規後,陸續發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12月初前公布33項學名藥品擅自變更處方,必須下架並重新執行生體相等性(BE)試驗,以證明藥效與原廠藥相符;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揭露,33項藥品至今仍在市場上持續流通,其中高達9成為藥品為PIC/S GMP或GMP品質認證藥廠,「簡直是國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國內30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肌瘤的比例高達20%,40〜50歲婦女發生率更高達30%!今年32歲的黃小姐就因罹患「黏膜下肌瘤」而流產兩次;婦產科醫師提醒,子宮肌瘤除了容易出血外,也可能引起反覆性流產,女性朋友一定要多加小心! 負責診治黃小姐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