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慈祐宮捐百台AED 率先推廣急救

日前立法院修訂完成的「緊急醫療救護法」,增訂公共場所應設置自動心臟電擊器(AED),以及一般民眾幫人急救時適用免則規定,在公共場所廣設AED遂成為社會的共同目標。而熱心公益的松山慈祐宮率先響應,捐贈100台AED,將設置於台北市各區公所、運動中心、車站、學校及市場等公共場所。

台北市自民國98年開始推動大型公共場所設置AED,包括台北市政府、各交通轉運站、101大樓及運動中心等地,目前北市已設置134台AED,更曾在高鐵站及運動中心發生過使用AED施救成功的案例。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表示,「緊急醫療救護法」修訂後,松山慈祐宮率先捐贈100台AED,顯見目前社會日漸關注AED的設置,而北市的短期目標是公共場所至少設置240台AED,並擴大辦理簡版市民急救技能訓練(叫叫CCC+AED)。

北市衛生局指出,增設AED同時配合教育訓練才能落實急救,持續性胸部按壓及配合AED操作的課程僅90分鐘,簡單易學,有興趣的一般大眾或公私立機關團體(每場次至少20人)皆可參加,如醫院、學校、幼教人員、職場、社區民眾、12區里鄰長、公寓大廈管員、計程車隊、超商及社區救命志工急救技能訓練等。相關需求可撥打1999(外縣市02-2720-8889)分機7122洽詢。

北市衛生局強調,能否掌握「黃金5分鐘」的救命時間,是搶救生命的關鍵!希望在松山慈祐宮媽祖婆的庇佑下,讓市民提升施救意願,為生命安全做最即時的把關。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04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007

慈祐宮捐百台AED 率先推廣急救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市售許多包裝食品,如糕餅、零食的反式脂肪常標示為0,讓消費者以為可以安心食用;不過,董氏基金會指出,反式脂肪常標示為0,不代表沒有反式脂肪,或可能含量不超過0.3,甚至改用棕櫚油、採交酯化技術,但同樣對人體有害,傷心又傷腦。各類糕餅、洋芋片、爆米花、泡麵、冰淇淋等包裝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經歷2次流產、1次寶寶早夭,40多歲的劉姓婦人,原本不敢奢望有機會當媽媽。1年前,她與丈夫決定再試一次,沒想到26周時發生早產,生下僅1020公克的早產兒,比一個寶特瓶還小,寶寶住了一個多月的保溫箱,才順利出院返家,如今健康狀況良好。「當時,她真的好小。」劉媽媽說,先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孩子生下來後,在後背部會有屬於寶寶的專屬印記─蒙古斑;但有些新手媽媽以為寶寶全身上下的印記都是蒙古斑,而忽略嬰幼兒疾病的徵兆,差點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台安醫院小兒科陳萬德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嬰幼兒出生後都會有蒙古斑,而蒙古斑就是先天良性的色素性胎記,最常出現在寶寶的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12歲的葉小妹,罹患鳥胺酸甲基移轉酶缺乏症(OTCD),2歲前已服用藥物,但仍因高血氨造成3次昏迷,必須長期食用特殊配方奶粉,無法正常飲食,直到2歲半接受父親活體肝移植,從此不必限制飲食、也不再出現高血氨症狀,目前已換肝9年多,發育完全正常。台北榮總兒童外科劉君恕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