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憂鬱症恐增加失智風險?!每5個長輩有1人憂鬱纏身...

憂鬱症恐增加失智風險?!每5個長輩有1人憂鬱纏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陳奶奶高齡70,自杏壇退休後擔任志工,與社區民眾關係良好。但近半年,陳奶奶經常有胸痛、肚子不舒服等症狀出現,夜不能寐,食不能嚥,志工活動也不見她身影,家人帶她四處求訪名醫,才發現陳奶奶竟是得了老年憂鬱症,除了上述症狀外,心情低落也維持一段時間了,經適當藥物及環境調整後,陳奶奶在數月後痊癒,繼續快樂銀髮生活。

情緒低落、疲倦 恐是老年憂鬱作祟

憂鬱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21世紀三大失能疾病之一,而老年憂鬱症更是造成長輩生活功能受損的大元兇。在台灣本土研究中,發現南部的老年憂鬱症盛行率高達21.7%,代表約每5位長輩,就有一位深受憂鬱症之苦。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張維紘醫師表示,老年憂鬱症診斷準含9項主要的症狀,包括持續性情緒低落、缺乏興趣、動作遲緩或過於激躁、睡眠或食慾改變、疲倦、注意力不佳,自責甚至出現自殺的意念。符合5項以上,並且時間持續兩周以上,則可診斷為老年憂鬱症。但需注意的是,老人憂鬱症臨床上更多是以身體抱怨為主。因此,往往長輩出現老人憂鬱症症狀,卻被誤認為身體健康出了問題。

因此,若長輩過去曾有憂鬱症病史、慢性疾病史、家庭有重大變故,或是有明顯社會心理壓力等,都是罹患老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當上述危險因子存在時,在排除相關身體疾患所造成的影響後,必須特別考量憂鬱症的可能性。此外,老人憂鬱症也會增加失智退化的風險,務必及時給予適當治療。

調藥速度慢 切勿心急而中斷治療

張維紘醫師指出,治療上除了在生活、環境上,甚至在壓力事件的處理調整外,適當的藥物治療及輔助心理治療,均可以改善老人憂鬱症。唯老人憂鬱症藥物治療必定以「藥物起始劑量低,調整速度慢」為原則,往往時間需要4至6周以上才會有效果,治療前要跟家屬及長輩溝通,切莫因心急導致治療中斷。

後續的維持治療亦十分重要,因為老人憂鬱症復發機率高。在高齡化社會的悄悄來臨之際,民眾需要更正視憂鬱症的重要性,才能讓長輩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年幼孩童活潑好動,遊戲活動時難免跌倒受傷。藥局販售的傷口敷料種類繁多,經常讓不知所措的家長傷透腦筋。該選用何種傷口敷料,才能讓孩子的傷口快速癒合、避免細菌感染,又能在洗澡時具備防水效果呢? 市售敷料3大類 依滲出液多寡選擇 傷口敷料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傷口免受外界的刺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國內李斯特菌感染病例主要為65歲以上者,其次為年齡介於45到64歲族群,亦有少數為母子垂直感染情形。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及新生兒等是李斯特菌症易感染族群,可能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等嚴重疾病,甚至死亡,致死率可達2至3成。孕婦感染後可能會導致流產、死胎、早產,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1名35歲彭姓男子,某天下班後突然忘記回家的路,家人動用各種管道尋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回家後竟然什麼事情也記不起來,就連自己的房間也認不出來,也沒辦法自己去上廁所,就連100減7也算不出。  年紀大、加護病房患者 易出現敗血性腦病變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42歲的林先生年輕時熱愛閱讀,雙眼近視達750度,成高度近視者。7年前,林先生上班途中雙眼突然視力模糊、視線有黑影,趕緊至大醫院求診,確診為「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雙眼矯正後的視力剩下0.3,先以藥物治療維持視力,為此休養1年。  高度近視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