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利尿荷爾蒙 解救夜尿族!

抗利尿荷爾蒙 解救夜尿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當夜尿來襲時,大多數人都抱持著能忍則忍的心態,受不了才會起身如廁,除非睡前喝過量的水分,否則正常人在清晨,才會起床將膀胱累積的尿量排出,但是有些人即使晚間已刻意減少水分的補充,在夜晚卻非得起來排尿1次以上,且尿量占全天尿量的1/3以上,依然經常夜尿,便稱之為夜尿症。

腎臟、高血脂病人 易生多尿症

夜尿症的原因很多,除了跟身體的荷爾蒙分泌之外,與新陳代謝疾病、情緒因素或是膀胱、尿道的生理病理學變化都有關係,可能是來自於睡前服用利尿劑,像是患有糖尿病、腎臟病、高脂血症等新陳代謝疾病的病人,血清中的滲透壓增加,水分會大量的由組織液流到血管內,而促成尿液製造的增加,產生多尿症。

膀胱過動、出口阻塞 應記錄排尿量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郭漢崇表示,有夜尿症的老人,很可能是因為膀胱過動症,或是膀胱出口阻塞,或是抗利尿荷爾蒙不足等問題,有夜尿症的老人,只要仔細的進行診斷,記錄夜間排尿量,並檢查其膀胱與尿道的功能是否有不正常的地方,便可以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抗利尿荷爾蒙 可減少尿液製造

針對患有膀胱出口阻塞的病人,則可以使用藥物來減少尿道的阻力,而患有膀胱過動症的老年人,則可以給予藥物來降低膀胱的活性以及敏感度,對於有抗利尿荷爾蒙分泌較少的老年人,可以在夜晚睡眠前,給予適量的抗利尿荷爾蒙,補充血清中抗利尿荷爾蒙的濃度,使夜間尿液得到濃縮,而減少尿液的製造。

對於老人而言,泌尿系統逐漸失去功能,尿意變的更加明顯,導致老人家容易在半夜起身時,常因為視力模糊或是行動不便,發生跌倒骨折或是頭部外傷的情形,甚至是因瞬間溫差,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需要特別注意。(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2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青少年長高最好的時候。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中醫科張育誠醫師表示,從立春到夏至的這段時間,是進行身體「轉骨」調養最好時機。第二個階段是白露到冬至,為明年的春天生長打底。小孩生長如同樹木生長一樣,需要空氣、營養和水分滋潤。所以小朋友的呼吸系統和消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的方先生在診斷出膀胱癌之後,一直規律在醫院門診進行化療。他先前因工作緣故,養成抽菸、嚼檳榔、喝酒等不良習慣,原本靠意志力已戒除,但是罹癌後心情沮喪、壓力大,又開始以嚼檳榔來排解壓力;所幸經由個案管理師的介入,教導方先生正確的保健知識,並鼓勵參加醫院開辦的戒檳班...

閱讀詳情 »

從面相學的角度來看,臉上的痣、斑可能對個人的身體、心理甚至命運產生影響,而從皮膚科的角度來看,究竟哪些痣、斑不需特別在意,怎樣的狀況下又需要積極處理呢?讓命理師張鈺珠和專業皮膚科醫師林政賢為你解惑!位於面相中「十三部位(臉部正中央由額頭至下巴直線區域部位)」的痣,以及赤黑色、暗黑色、枯白色、灰褐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原因,包括外傷、退化性疾病、反覆性使用、先天體質或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患者會出現肌肉無力、麻痺或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且多好發於肩膀、上肢、手腕或是下背部等部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孟晃表示,患者除了感到疼痛,也會感覺運動功能下降,或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