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拍3D照恐使胎兒腦受損? 拍攝時間長短是關鍵

拍3D照恐使胎兒腦受損? 拍攝時間長短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準媽咪們到了懷孕後期,總迫不及待地要與肚子裡的寶寶見面。而經濟許可的媽咪們,在產檢時多會選擇自費拍攝3D超音波,替寶寶們留下紀念。然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表示,使用超音波為胎兒拍攝3D照,可能對準媽咪與嬰兒的健康造成影響,嚴重的話,還會讓胎兒的大腦受損。原因是3D超音波影像拍攝時間較一般產檢時間還長,可能使孕婦的體溫升高,讓其身體組織產生「空穴效應」。

所謂的空穴效應(Cavitation),是指物體在液體中快速移動所發生的現象,會使物體產生空泡的狀態,可能會對寶寶的身體組織出現空洞;然而,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指出,空穴效應對人體究竟有無實質上的危害。亞東醫院婦產部主任蕭聖謀表示,美國FDA的研究,還有一項重要的前提,因在美國多由檢驗人員來替產婦做檢查,並非由專業婦產科醫師執行,操作時間可能較長(依FDA報告,拍攝3D超音波影像約一小時);而台灣,多由婦產專科醫師來執行此項業務,因此,不論是以2D或3D來做產檢,都不會影響胎兒與母體的健康。

蕭聖謀醫師說,在婦產科的檢查中,2D或3D超音波都是安全無虞的,拍攝這些紀念性的影片,一般來說,不會懷孕初期就拍攝,多是選在懷孕中後期,胎兒較穩定時。

若因擔憂輻射或其他化學物質影響健康,而不按時間做產檢,反而無法掌握胎兒的健康狀況,忽略胎兒的健康警訊,以至於錯過治療時機(如,羊水不足、胎兒體重不足等)。蕭聖謀醫師建議,產檢、拍攝任何影像,還是要請專業的婦產科醫師執行,才能確保準媽媽與胎兒都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99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病例,個案為居住在南部的53歲男性,職業為卡車司機,經常往來北部與南部縣市,三餐以外食為主,衛生機關正進行飲食相關調查,以了解可能的感染來源。其同住家屬3人目前都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採集家屬的檢體送驗,並指導居家環境消毒。根據疾管署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保障校園師生、家長及一般民眾不吸二手菸,營造學校周邊人行道成為清新無菸的環境,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依據《菸害防制法》規定,公告松山區民生國小周邊人行道自5月31日起全面禁止吸菸,違者可處新台幣2000至1萬元罰鍰。累計目前台北市共有21個學校周邊為無菸人行道。台北市衛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聯合國公布的2013年世界毒品報告顯示,全球15-64歲人口中,約有3.6-6.9%(1.67-3.15億人)有藥物濫用問題,且最氾濫的毒品為大麻,接著是安非他命,其餘還有古柯鹼、鴉片類與海洛因等。顯見毒品防制工作需全球各界一起共同推動。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業務由行政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1年約有153萬人是因開放性傷口及血管損傷而就醫,不少患者的傷口出院後都得自行換藥,但到底該怎麼處理呢?醫師指出,很多人對於傷口處理的程序及保護傷口的概念,常抱有許多錯誤迷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優碘消毒」了!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表示,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