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傷口快用優碘!? 醫:錯誤迷思

有傷口快用優碘!? 醫:錯誤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1年約有153萬人是因開放性傷口及血管損傷而就醫,不少患者的傷口出院後都得自行換藥,但到底該怎麼處理呢?醫師指出,很多人對於傷口處理的程序及保護傷口的概念,常抱有許多錯誤迷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優碘消毒」了!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表示,有傷口也不一定要用優碘消毒,因為消毒水,不管是雙氧水、優碘還是碘酒,都會破壞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性、降低皮膚細胞的再生能力,進而造成皮膚的傷害,延遲傷口癒合。因此,如果一定要用優碘,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該是先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再用優碘或雙氧水消毒,接著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掉優碘和雙氧水,最後才是敷料蓋住傷口。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陳綱華解釋,這是因為不管是優碘還是碘酒,都容易造成色素沉澱,導致傷口癒後暗沉留疤。且這類產品因刺激性往往很高,不少民眾在使用後,反而會造成過敏等問題。因此,一般建議在使用完優碘、碘酒或雙氧水後,應以「生理食鹽水」沖洗乾淨再進行包紮。

至於為何要使用「生理食鹽水」、而非乾淨的水?陳綱華說,這是因為生理食鹽水是屬於等張溶液,而水是屬於低張溶液。若用水沖洗傷口,水便容易滲透進傷口裡面;由於人體細胞中含有些許鹽分,會在此時吸收水分,造成細胞脹破,這也是為何每當皮膚有傷口時,用水沖洗會有如此腫脹疼痛的感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8歲的陳先生,在腦中風後兩個月的半夜如廁時,突然感到胸悶及呼吸困難接著喪失意識倒地,其兒子因曾受過急救員訓練,機警判斷父親可能心臟停止,在兩分鐘內聯絡了救護車,同時幫父親進行心肺復甦術,救護車抵達後,立即以體外電擊器去顫,送醫診斷為冠狀動脈嚴重阻塞造成之急性心肌梗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日宣布新增2例本土個案及27例境外移入,1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依照縣市區分,這2例都在台南。 ▲因為案20913曾與案20248接觸,因此發現源頭以及病毒來源。(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疫調重大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0歲家庭主婦,每天辛勞地煮飯、洗菜、洗衣、擦地板,因為覺得不方便所以並沒有養成戴手套做事的習慣,長期下來手指的皮膚變得粗糙、脫皮,甚至在冬天碰水之後皮膚整個又癢又痛、紅腫和龜裂有傷口,也就是俗稱的「富貴手」。 25歲上班族,小時候有異位性皮膚炎的體質,手掌和手指側邊反覆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太魯閣峽谷馬拉松聞名海內外,邊跑步邊欣賞峽谷風景是一大特色,每年吸引眾多跑者參加,但在面對連續的緩長坡及緩下坡,平均坡度5%,不只對膝蓋衝擊大,對腳踝的活動也是很費力。 馬拉松衝擊膝蓋 賽前應養好肌力 花蓮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徐佳俐指出,根據過往經驗統計,來到防護站的跑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