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太魯閣峽谷馬拉松聞名海內外,邊跑步邊欣賞峽谷風景是一大特色,每年吸引眾多跑者參加,但在面對連續的緩長坡及緩下坡,平均坡度5%,不只對膝蓋衝擊大,對腳踝的活動也是很費力。

馬拉松衝擊膝蓋 賽前應養好肌力

花蓮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徐佳俐指出,根據過往經驗統計,來到防護站的跑者以膝蓋傷害為主,其次為大腿、腳踝及腳板的傷害與疼痛。若是這三大部位有傷害疾病史的跑者,更是要注意,若是肌耐力不足加上沒有做好相關訓練及處置,就參與馬拉松的話,再度受傷的機率會提高。

跑步出現這些症狀 應適時休息

肌肉在過度使用時,基本上都會痠痛,徐佳俐治療師提醒,在跑步過程中,若出現疼痛、無力等狀況,就得適時停下休息,待肌肉恢復能力後再繼續,但若是痛及無力感持續,代表身體已無法負荷,建議跑者休息,甚至是結束這場賽事,以避免造成嚴重的傷害。

跑中出現不適 立即處置方式有這些

徐佳俐治療師補充,若跑者出現不適通常會給予冰敷及冷噴劑,來降低肌肉的緊張度及發炎反應,也會進行按摩、拉筋來放鬆肌肉的緊繃狀態;而腳踝扭傷的跑者,除了冰敷,也會進行貼紮的固定,來增加腳踝的支撐性與穩定度以減輕壓力,讓跑者能安全地走回休息處。此外,若是賽後持續不舒服,還是建議跑者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評估及處置。

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跑前熱身六招 降低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師楊子明也分享跑前熱身運動,以降低跑者的運動傷害。楊子明治療師表示,這套暖身操,在跑前建議一組做十回,每個動作維持5至10秒,在跑前30分鐘一定要有足夠的暖身時間;完賽後,也能做這套運動,每個動作維持30~60秒,來舒緩緊繃的肌肉;若是跑到一半抽筋,可針對抽筋部位,拉筋30~60秒,並建議從慢走開始,待部位較舒緩後,再加速跑起來。

【延伸閱讀】

每天只要運動「10分鐘」 美研究:每年少11萬例死亡

過年攤在家 這些居家運動做起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美日陸續放寬入境限制措施,但日本尚未承認台灣預防接種小黃卡認證,現階段在台灣的日本人或國人獲日本簽證入境日本者,仍須依日本政府規定隔離14天。 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台日雙邊認證進度有點卡卡的」,順利的話,雙邊國家都可以對等對待,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一些不對...

閱讀詳情 »

2021.11.9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11月9日為止,已經有848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的70歲陳女士原本因膝蓋痛要換人工關節,不料術前評估時發現肺部有腫瘤,雖然順利切除,但回診時卻又檢查出胃賁門處有腸胃道間質瘤,因考量腫瘤位置接近食道,手術過程恐傷及食道影響進食,內外科醫療團隊決定合作,利用手術中胃鏡與腹腔鏡協作切除腫瘤,不僅可保留完整胃功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面對各大商家與電商平台主打的光棍節促銷活動,總是鼓勵消費者好好對待自己,勇於消費犒賞自己享受單身生活,雖然瘋狂消費並不一定能藉此減緩孤獨和寂寞,但根據2020年12月發表於《心理學前沿》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內心的孤獨感的確與我們的健康或幸福感息息相關,不僅如此,當感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