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太魯閣峽谷馬拉松聞名海內外,邊跑步邊欣賞峽谷風景是一大特色,每年吸引眾多跑者參加,但在面對連續的緩長坡及緩下坡,平均坡度5%,不只對膝蓋衝擊大,對腳踝的活動也是很費力。

馬拉松衝擊膝蓋 賽前應養好肌力

花蓮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徐佳俐指出,根據過往經驗統計,來到防護站的跑者以膝蓋傷害為主,其次為大腿、腳踝及腳板的傷害與疼痛。若是這三大部位有傷害疾病史的跑者,更是要注意,若是肌耐力不足加上沒有做好相關訓練及處置,就參與馬拉松的話,再度受傷的機率會提高。

跑步出現這些症狀 應適時休息

肌肉在過度使用時,基本上都會痠痛,徐佳俐治療師提醒,在跑步過程中,若出現疼痛、無力等狀況,就得適時停下休息,待肌肉恢復能力後再繼續,但若是痛及無力感持續,代表身體已無法負荷,建議跑者休息,甚至是結束這場賽事,以避免造成嚴重的傷害。

跑中出現不適 立即處置方式有這些

徐佳俐治療師補充,若跑者出現不適通常會給予冰敷及冷噴劑,來降低肌肉的緊張度及發炎反應,也會進行按摩、拉筋來放鬆肌肉的緊繃狀態;而腳踝扭傷的跑者,除了冰敷,也會進行貼紮的固定,來增加腳踝的支撐性與穩定度以減輕壓力,讓跑者能安全地走回休息處。此外,若是賽後持續不舒服,還是建議跑者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評估及處置。

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太魯閣馬拉松落幕 物理治療師授「防傷秘訣」

跑前熱身六招 降低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師楊子明也分享跑前熱身運動,以降低跑者的運動傷害。楊子明治療師表示,這套暖身操,在跑前建議一組做十回,每個動作維持5至10秒,在跑前30分鐘一定要有足夠的暖身時間;完賽後,也能做這套運動,每個動作維持30~60秒,來舒緩緊繃的肌肉;若是跑到一半抽筋,可針對抽筋部位,拉筋30~60秒,並建議從慢走開始,待部位較舒緩後,再加速跑起來。

【延伸閱讀】

每天只要運動「10分鐘」 美研究:每年少11萬例死亡

過年攤在家 這些居家運動做起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隨著空氣污染問題日漸嚴重,想要避免PM2.5危害,除了外出配戴口罩外,難道就沒有其他輔助顧肺、減少空污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好方法嗎?營養師表示,其實日常飲食中多食用高麗菜、花椰菜、青江菜等富含蘿蔔硫素、β胡蘿蔔素的十字花科類蔬菜;並學會使用正確的烹調方式來料理,留住蔬菜中的抗氧化成分,就是輕鬆的居家保健...

閱讀詳情 »

山藥去皮後變黑能吃嗎?這是許多婆婆媽媽心中的疑問。營養師指出,山藥既是食物、又是藥物,可以搭配多種滋補食物食用。通常山藥去皮接觸空氣後,多酚物質會產生氧化變成黑色或是褐色物質,與蘋果切開後氧化一樣屬正常現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指出,有「深山妙藥」美譽的山藥,擁有抗菌、抗氧化、增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0歲的張女士經營餐廳多年,由於工作需要時常久站,起初小腿皮膚出現淺藍色蜘蛛網狀,多年後小腿血管呈現蚯蚓狀突起,感覺又脹又癢,更不敢穿短褲,深怕引來別人異樣的眼光,進而至台北慈濟醫院求診;經醫師診斷為第四期的靜脈曲張,透過血管雷射手術,燒灼病變血管,術後維持穿彈性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