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摸黑玩手機容易導致青光眼

摸黑玩手機容易導致青光眼

專家稱危害超乎想像

摸黑玩手機容易導致青光眼

 

 

摸黑玩手機闖了大禍

  因為在黑暗中玩手機而得了青光眼,絕非危言聳聽。30多歲的王小姐是一家公司的文員。睡覺前,她習慣關掉燈,在黑暗的環境中玩手機遊戲、看新聞,結果竟然真的“中招”了。關燈玩手機的情況大約持續了一個多月,有一天早上,王小姐的眼睛突然刺痛難忍。後來她來到醫院檢查時,被診斷為青光眼。

  醫生表示,病因就是王小姐長期在黑暗的環境中用電腦或玩手機,導致眼壓升高,眼部供血不足,眼睛的前後房水不能流動,導致青光眼急性發作。如果不盡快解決房水阻滯問題,王小姐的眼睛可能失明。最終,醫院通過虹膜周邊切除手術,讓她的眼睛後房水能循環至前房。

黑暗中用眼久瞳孔會散大

  關燈玩手機危害真有這麼大?專家提醒,在昏暗的光線下用眼,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散大,堵塞眼內液體循環流通,很容易導致青光眼的發生。而青光眼是我國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是指眼內壓力或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一種眼病。眼內壓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持續的高眼壓可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造成視力下降和視野縮小。如不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根據眼壓升高時房角開閉的情況,青光眼可分為閉角型和開角型兩類,如果長期在黑暗的環境中看手機,瞳孔自然散大,就會引發閉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的眼壓不控制的話造成視神經損壞,就會失明。

開一盞低亮度照明燈看手機

  眼睛在黑暗中對比敏感度低,會引起眼睛的調節系統負擔加劇,進一步還會導致近視加深。

  專家提醒,為了降低眼睛的負荷,最好調整手機屏幕的對比度,使亮度和色澤盡量柔和。有可能的話應在房間開一盞低亮度的背景照明燈,緩和一下屏幕和背景環境間亮度的差距,這樣能對眼睛起到保護作用。屏幕的光線在黑暗中對比度過大,長期刺激人的神經系統,還容易造成失眠。另外,躺著玩手機也是不好的習慣,這種姿勢對眼球的壓迫力最大,容易造成視力下降。

■警惕

小孩長期玩手機應定期檢查視力

  青光眼發病率如何?患者多為何種人群呢?有專家表示,近年來確實有不少中小學生視力下降迅速,與接觸平板電腦和手機關係很大。“在關燈的環境下玩手機固然是很傷害眼睛的,但是平時間也不應該長時間玩手機。”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不少孩子從小開始接觸手機、平板電腦,而且主要是用於玩遊戲。孩子玩得激動時,就會將手機或平板電腦越拿越近,容易引起眼睛內斜即所謂的對對眼。

  專家建議,孩子應從幼兒園時期開始定期做體檢,早發現早治療。8歲以後的孩子就不容易恢復視力,10歲後就基本無回复的可能。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應該長時間面對手機和電腦,特別是在關燈的情況下躺在床上玩手機這樣會導致曲光參差,近視度數不相同。

■專家建議

玩手機別超1小時應離眼睛30CM

  1.控制時長和節奏,手機和電腦的連續使用時間應不超過1小時,時長達一小時後要盡量看遠處的綠色植被,防止眼疲勞;2.切勿盲目使用眼藥水,藥水中的防腐劑長期使用易傷害眼睛;3.青少年可以堅持做眼保健操,具有展示緩解眼疲勞的作用;4.晚上用手機時要打開一盞25W-40W的檯燈;5.不應躺著玩手機,應在姿勢端正的狀態下使手機遠離眼睛30CM;6.睡覺時切勿將手機放在枕頭下,最好放到床頭櫃上。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可以不要再玩交換伴侶嗎?你朋友都很壞,說好要帶套,結果都在套子上面剪洞射在我體內,你卻乖乖的帶套跟他們女友做,我已經墮胎2次了,每次跟你講不要再玩卻跟我吵架,我懷孕算誰的 .....網友回覆:智障,有人也叫你玩嗎 怪誰阿?準備陰靈纏身吧墮胎都行了,分手很辛苦嗎?你當他是男友她當你是炮友呀傻妹妳可以去...

閱讀詳情 »

  via 拉筋似乎在一夜之間成了風靡全國的養生法寶,淘寶上的拉筋凳也隨之賣得紅紅火火。這種健身方法是否真的這麼神奇?83歲高齡的任奶奶為您現身說法。 現身說法 83歲高齡的任奶奶,她的鍛煉方式讓很多年輕人都望而生畏。一隻腳筆直地扳過頭頂,還要單腿支撐保持身體平衡,她能穩穩站立1分鐘,換...

閱讀詳情 »

圖翻自toments 艾爾蘭都柏林一名女子的背部長了一顆巨瘤,大到就像是背部多長出了一個乳房一樣,而且這顆腫瘤已經跟著她超過10年,但在近3年才開始明顯變大,令她很是擔憂。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該名46歲女子表示,就醫後醫生量度該瘤竟長達19公分,寬6.7公分,初期懷疑是癌症肉瘤,但經過核磁共...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香蕉的營養價值》 香蕉幾乎含有所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從中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各種營養素。香蕉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具有很好的通便效果,加上含有果膠成分,能充分潤滑腸道,加速糞便通過的速度,不讓廢物滯留在腸道中,能避免產生致癌物,可有效預防腸癌。香蕉含有寡醣成分,具有能降低腸道的壞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