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擾人梅雨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發病

擾人梅雨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發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梅雨季節來臨,不僅有過敏困擾的民眾頭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應提高警覺!醫師指出,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病友們的發病嚴重度便會提高至少10-15%;提醒病友們,在這種關鍵時期,要特別注意藥物控制。

台灣免疫風濕疾病關懷協會理事長暨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是因免疫系統失調,讓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破壞身體正常結構,造成關節變形、甚至殘廢,患者也容易因關節疼痛及磨損而失去部份活動能力,需長期治療才能穩定控制病情。

「溫度、濕度和氣壓,是影響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三大因素。」陳得源進一步說明,類風溼性關節炎,顧名思義,每當濕度變高或溫度變低時,患者便特別容易發病。因此,每年到了五月梅雨季節,戶外氣候悶熱潮濕、室內空調卻很強的情況下,病友便容易因一冷一熱的溫差變化,導致關節痠痛腫脹。

陳得源因此建議病友們,應多注意居家內的溫度和濕度,切記冷氣不要開太強、並善用除濕機;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定時服藥,千萬不可自行中斷藥物。飲食上,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口服藥物容易引起骨鬆危機,因此,患者應多攝取含豐富鈣質和維他命D的食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飲食均衡,才能避免其他併發症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4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防疫3級警戒期間,許多人在家上班,缺乏運動,不知不覺就變胖了,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最近可以多吃竹筍,因為竹筍屬於低熱量、粗纖維的蔬菜,適合用來控制體重。 有網友貼文表示,便秘時可以多吃竹筍,食藥署表示,便秘成因眾多,包括,水喝太少、腸胃蠕動慢、缺乏運動、心理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民眾為解決粉刺、痘痘、毛孔粗大或膚色暗沈的問題,常自行購買果酸類產品使用。然而,這類產品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若未充分掌握資訊,很容易因不當使用造成過度刺激,產生發炎反應,建議使用時應循序漸進並多加觀察膚況,如有任何不適,即應立即停用。確認改善重點 循序漸進使用在果酸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本土病例129例,當中新北市54例與台北市35例最多,死亡個案新增6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高雄市與恩主公醫院爭議,將來中央會有聯繫平台結束亂象。有關市場專案執行,台北市與新北市都有開會,將會開啟系統性篩檢。 ▸死亡病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新店報導】國內爆發多起透析中心群聚感染,原本身體狀況就不好的洗腎病友染疫後,重症風險更高,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提醒,糖尿病、高血壓、中風、洗腎等病友均屬於染疫高風險族群,務必儘速接種疫苗,不過,腎臟疾病患者打完疫苗後,不可一口氣喝太多水。 自大規模開打AZ疫苗後,全台累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