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擾人梅雨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發病

擾人梅雨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發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梅雨季節來臨,不僅有過敏困擾的民眾頭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應提高警覺!醫師指出,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病友們的發病嚴重度便會提高至少10-15%;提醒病友們,在這種關鍵時期,要特別注意藥物控制。

台灣免疫風濕疾病關懷協會理事長暨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是因免疫系統失調,讓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破壞身體正常結構,造成關節變形、甚至殘廢,患者也容易因關節疼痛及磨損而失去部份活動能力,需長期治療才能穩定控制病情。

「溫度、濕度和氣壓,是影響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三大因素。」陳得源進一步說明,類風溼性關節炎,顧名思義,每當濕度變高或溫度變低時,患者便特別容易發病。因此,每年到了五月梅雨季節,戶外氣候悶熱潮濕、室內空調卻很強的情況下,病友便容易因一冷一熱的溫差變化,導致關節痠痛腫脹。

陳得源因此建議病友們,應多注意居家內的溫度和濕度,切記冷氣不要開太強、並善用除濕機;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定時服藥,千萬不可自行中斷藥物。飲食上,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口服藥物容易引起骨鬆危機,因此,患者應多攝取含豐富鈣質和維他命D的食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飲食均衡,才能避免其他併發症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42

相關推薦

 流感疫苗施打踴躍!疾病管制署表示,今(109)年公費流感疫苗民眾接種踴躍, 10天流感疫苗已施打273.6萬劑,專家小組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等主要流感高危險族群優先接種,暫緩無高風險慢性病之50至64歲成人接種作業。流感疫苗已打掉270萬劑 啟動應變機制根據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緩和醫療=舒適照顧!今(109)年10月10日是世界安寧日,許多人以為照會安寧就等於「沒救了」,奇美醫學中心緩和醫學中心主任柯獻欽表示,緩和醫療就是舒適照顧,安寧療護不是毫無作為地等死,而是醫療目標的轉移,不再強調治病延命,而是著重於生活品質。安寧療護常常被貼標籤 卻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常見且最致命的間質性肺病,治療上藥物選擇少,且療效有限,導致病患往往得需要進行心肺移植才能存活,為了幫助更多IPF病患找出致病機轉,臺大醫院內科楊鎧鍵副教授暨主治醫師研究團隊發現內質網...

閱讀詳情 »

「我媽媽以前脾氣很好,講話從來都不會大小聲。」吳小姐訴說,自從媽媽停經後,經常會說身體很疲倦,容易易怒、沒耐心,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使得家庭氣氛緊張又緊蹦。吳小姐察覺到媽媽可能是更年期的關係,因此陪同媽媽至婦產科就醫,在醫師的建議下,透過運動與家人陪伴,吳媽媽漸漸能調適與更年期共存。家人支持 成功渡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