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生兒體重太輕的比例變高,原因竟然是這個!別擔心,這樣做,體重過輕絕對不是個問題!

新生兒體重太輕的比例變高,原因竟然是這個!別擔心,這樣做,體重過輕絕對不是個問題!

早產兒需要更多的照顧與滿滿的愛!
 
Photo/www.sinaimg.cn

每回看到早產兒的相關消息,尤其看到一樣是家有早產兒的媽媽心情寫實的發文....簡短字句的背後,在我這過來人看來,是真心感謝神的恩典。身為新手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巴掌大一點迷你身軀,對於孩子未來的擔憂,是說不出口的不確定感,所以看到早產的寶貝成長進度超前時,對每ㄧ個早產兒家庭來說,不僅鬆了一口氣,也不免想驕傲地炫耀一下!

 

體重過輕的新生兒

事實上,不論早產兒與否,過去二十年來,全球產婦產下體重過輕嬰兒的比例成長了兩倍。何謂體重過輕的新生兒呢?醫學界的通用標準,體重過輕新生兒的定義是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嚴重過輕兒體重低於1489公克,體重過輕的嬰兒比率是二十年前的兩倍。南韓衛生福利部在2013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南韓有5.5%的新生兒被界定為體重過輕。體重過輕的新生兒並不僅出現於南韓,2010年時澳洲有6%、阿根廷為7%,日本則有9.6%。為什麼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比例越來越高且有全球化新趨勢,而這並沒有在小兒醫學界引起很大的警戒心? 畢竟,體重過輕的寶寶,患有先天性疾病及受感染的機率較一般新生兒高。

 

巴掌兒也能頭好壯壯

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的小兒科醫學博士,卡羅.米勒認為,家有體重過輕的新生兒不全然是件棘手的事。關鍵在於,如果新生兒有位身心健康的母親,在安全的居家環境下受到良好照料,體重過輕的小不點也能長得頭好壯壯。美國疾病控制防治中心也同意米勒博士的意見,並指出體重過輕寶寶出生後的28天是黃金關鍵時期,只要照顧得當,體重過輕不是個問題。反之,如果新手媽媽是吸菸又無家可歸的青少女,她所生養的體重過輕寶寶,要擺脫體重過輕的憂慮,就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多胞胎出生體重較輕

另外,有些專家甚至將新生兒體重過輕比例值,視為評量一個國家經濟健全程度的指標。米勒博士以美國為例,新生兒體重過輕比例增多,並不是疾病造成的,而是人工生殖的技術進步,有越多年紀較大的婦女利用新科技以及荷爾蒙療法,拉高多胞胎的出生率,相對地,多胞胎新生兒的體重也較輕。

總而言之,台灣算得上是經濟健全而且醫療資源充裕的國家,絕大數新生兒出生的體重過輕也不需要太擔心,只要新手媽媽們在寶寶接回家後,放寬心用心照顧,並且在新生兒科醫療團隊的支持之下,生下小不點寶寶,不是件太令人擔心的大事。換個角度想,小不點出現在你的生命裡,只是他們想要享受媽媽跟家人更多的關愛!

 

【延伸閱讀】

照顧小寶寶最怕遇到這些事...一旦發生可就不妙了! 

胎兒不是傻傻的長大,有「胎教」真的有差! 

「成為父親」這條路,如果也有爸爸教室,那應該會是…? 

 

本文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寶貝來育兒經・育兒放寬心》粉絲團】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因為各種疏失而出現層層的破口,導致了台灣此次嚴峻的疫情,而台北及新北更成為全台灣的眾矢之的。YouTuber「達人勵」本身是三重人,雖然目前與老婆住在波蘭,但因為三重的染疫人數位居新北市前三名,讓達人勵明顯感受到歧視,除了北漂青年難以返家之外,甚至還會有里長大聲廣播,提醒鄰居們「...

閱讀詳情 »

近日傳出多起長者施打AZ疫苗後猝死事件,桃園市政府統計,疫苗接種期間共有5名長者死亡,其中1人施打前送醫不治,1人因飲食噎到過世,另3人於接種後昏迷送醫不治,市府衛生局已通報1例為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仍須進一步調查死因與疫苗的關聯性。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指出,根據掌握,截至17日為止桃園共有5名長者...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 雷明正/台北報導 單波疫情死亡人數破50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8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7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儘管確定病例數已經連6天跌破200例以下,但...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台北報導 全台擴大接種AZ疫苗之後,短短3天,各地已經陸續傳出超過30例高齡長者打完疫苗後猝死的通報,引發老人家跟家屬之間的恐慌,符合接種順位的長者究竟該不該接著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日給出具體建議,經會議討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