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是痣還是黑色素細胞癌?5招自我檢測

是痣還是黑色素細胞癌?5招自我檢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從皮膚的良性變化、癌前變化到皮膚癌,這些許多不同的疾病都可能在皮膚上呈現黑色病灶,往往讓人誤以為是一般的痣而延誤治療時機,或者是自認為是皮膚癌而過度擔心害怕。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鄭百珊醫師表示,黑色素細胞痣,也就是俗稱的「痣」,廣泛存在於人類皮膚,是一種皮膚良性腫瘤,出現的高峰期在青春期,三十歲以後新長出來的痣會減少。

但如果痣出現顏色、大小急速變化與邊緣變得不規則,此時便需要小心是否痣細胞出現了一些變化,一般需要先找皮膚科醫師做檢查,如果經醫師判斷為良性病灶則可使用五項自我觀察法來觀察病灶變化:

1)不對稱

2)邊緣不規則 

3)顏色不均勻 

4)直徑大於6公釐 

5)短期之內快速變大

黑色素細胞癌 3成由已存在的痣發展

而皮膚癌中最惡名昭彰的則是黑色素細胞癌,約3成是由已經存在的痣發展而來,其他7成是另外生成的,東方人較易出現的為肢端小痣性黑色素細胞癌,依其癌細胞侵犯深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預後。

皮膚病灶的診斷有賴於皮膚科醫師專業的判斷,但有時候光靠肉眼的判斷仍有其極限,目前「皮膚鏡」是常用來協助臨床診斷與觀察追蹤病灶治療成效。

鄭百珊醫師也提醒,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容易用肉眼就觀察到的器官,當皮膚上出現不明病灶或病灶持續增大時,宜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治,切勿聽信偏方或接受不合法的坊間療法而延誤就醫!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今年至目前為止,臺北市校園頭蝨個案已有68人!較去年成長近5成,國小60人佔最多,顯示國小階段孩童最容易被感染,學校及家長應多加留意,定期檢查學童頭髮。 感染頭蝨 導致頭癢、過敏甚至失眠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頭蝨鮮少引發嚴重疾病,但會造成感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60歲的高伯伯長期務農,左邊肩膀總是特別痠痛。曾檢查出頸椎有骨刺,但工作忙碌,沒有好好吃藥、復健。之後聽從鄰居建議尋求民俗療法,竟用力搥打脊椎,治療後手腳痠麻、無法行走,急診診斷為第6頸椎中央脊髓症候群。高伯伯認真吃藥、復健2個月後,總算能自行握筷吃飯。 有骨刺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67歲的李先生受靜脈曲張困擾50多年,就讀中學時右小腿就會浮腫。如蚯蚓般浮出皮膚的靜脈蔓延到大腿甚至鼠蹊部,寒流來襲時整隻腳僵硬、無法邁步。切除靜脈曲張手術後,李先生可以正常運動,訓練腳力,冬天也能不畏寒流去旅行、泡溫泉。 靜脈壓力過高 嚴重恐引發肺栓塞 花蓮慈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宅」經濟當道!電子商務熱潮興盛,化粧品網購商店也在網路平台竄出。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下單,即可收到商品。但您知道如何辨識網購化粧品的真假嗎?又該如何判讀化粧品廣告與標示真實性呢? 網購慎選商家 注意商品資訊 網路購物前,先到實體商店瞭解產品。網購時應選擇知名、可靠網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