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晚期腸癌別放棄!七旬老翁15年切肝4次成功保命

晚期腸癌別放棄!七旬老翁15年切肝4次成功保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77歲的王伯伯,在15年前因一個禮拜沒有大便且腹脹不舒服至診所就醫,結果發現竟罹患晚期大腸癌,且病情嚴重需切除肛門才能存活,因此,他決定放棄治療,靜候命運的安排。直到後來在兒子的苦勸下,到了醫院接受化療及切除手術後,才保住了肛門與性命,原以為只要經歷一次腸癌切除就好,但在化療後三年,癌細胞轉移至肝臟,使得他15年內開了四次切肝手術,及無數次的化療,目前肝臟只剩正常人的一半,但癌細胞沒有再復發了,已接近痊癒的狀態。

藥物治療+切肝 可提升晚期患者存活率

大腸癌連續6年蟬聯癌症發生率榜首,儼然是癌症之王,對國人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且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等到發現時多已是第四期。根據臨床資料顯示,第四期治療五年存活率僅僅11.1%,相較早期腸癌低出許多,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腸癌四期肝轉移透過藥物治療及手術切除肝臟,也能讓癌末病人長期存活。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王輝明醫師表示,以往大腸癌轉移至肝臟,病人平均存活18個月,五年存活率通常只5%,但現在只要透過多點基因檢測與個人化標靶治療選擇,就可讓原本不能切肝的病患,有30%被轉化可進行肝臟腫瘤切除手術,切肝後五年存活率高達41%,更有不少活超過五年的病人,只要固定回診,已不需再另外用藥,病理上幾乎可以算是痊癒的狀況。

此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魏柏立醫師表示,腸癌肝轉移病人,一般會先評估切肝後是否傷及肝功能,若腫瘤過大會先利用化療及標靶用藥等方式,讓腫瘤縮小,再進行切除手術;但若不會影響,會直接切除腫瘤,再搭配輔助化療及追蹤,幫助民眾擁有更多康復機會。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得我剛確定錄取放射科學系時,很多親朋好友就開始關心我的生育能力。在他們的心目中,只要有輻射,不就等於準備絕後了?甚至有人還推薦我去某某名醫那邊先存好幾杯新鮮、無汙染的精液以備不時之需。當時我還只是個未經人事的青澀少年,要立刻做出這種決定當然有一定的困難度—所幸當時沒做出傻事,否則現在...

閱讀詳情 »

冬天一到,最惱人的莫過於不管擦乳液、保養品都無法改善的「乾癢」問題。有時候症狀一發作,真想痛快的抓一抓,卻又擔心這一抓,反而留下疤痕或是更難痊癒,到底要如何消除這種刺痛、腫脹的感覺? 自然老化:皮脂腺萎縮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皮膚科主任葉育文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皮脂腺的功能會漸漸退化,當皮脂的...

閱讀詳情 »

「以形補形」是中醫獨有的概念,最常聽聞的就是「核桃補腦」,由於核桃形狀與腦部相當雷同,因而有多吃核桃會變聰明、預防失智症等傳聞,而番薯、芹菜、葡萄也有此說,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是否真是如此呢? 食補1:核桃補腦 臺安醫院營養師曾祺營養師表示,核桃含有維生素B、E,前者與體內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息...

閱讀詳情 »

常常蹲下後站起會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或是隨便走幾步路就氣喘如牛、眼冒金星,種種現象,似乎都和「貧血」有關,不過,可別以為這是女性才會發生的專屬疾病。 3種常見的狀況 針對年長者的貧血原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士芃,提出了3種常見的因素,當以下狀況發生時,必需謹慎評估,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