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有解!研究:晚期肺腺癌抗藥性 不再無藥可醫

有解!研究:晚期肺腺癌抗藥性 不再無藥可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國肺癌人數節節升高,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2013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肺癌以及肝癌,分居發生率前三名。雖然肺癌發生率位居第二名,但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死亡率25.3,遠高於肝癌24.2和腸癌14.9,躍居第一名!歸咎原因為大多數的患者在服用標靶藥物後,可能產生抗藥性讓治療失敗。但好消息是,研究發現,晚期肺腺癌抗藥性不再無藥可醫,透過抽血驗癌DNA,可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續命。

上周舉辦的的歐洲肺癌年會,討論聚焦在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研究進展及用於第一線治療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成效和安全性。而有出席歐洲肺癌年會的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暨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強調,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而言,EGFR和ALK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為目前標準治療方案。

然而,使用EGFR標靶藥物治療後產生抗藥性,常常是治療失敗的原因之一,大約有九成的患者,用藥9至11個月後出現抗藥性,這是因為癌細胞透過突變和改變生長方式來產生抗藥性,目前這些患者可以接續使用其他標靶藥物或化療治療,但治療效果有限!

因此,今年歐洲肺癌年會最令人訝異的研究,就是若將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做為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第一線治療使用,受試的60名患者中,有近八成的患者可預期腫瘤獲得良好的控制,值得注意的為無惡化存活期19.3個月!存活期較其他一線標靶藥物增加將近1倍。

此外,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針對EGFR和ALK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是目前標準的治療方案,但陳志毅說,臨床約有9成患者,使用EGFR標靶藥物治療11個月後產生抗藥性,常導致治療失敗。他也提道,另一項研究也發現,若將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拿來治療出現抗藥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有將近7成的患者腫瘤縮小,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也延長至11月。

但要注意的是,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適用於T790M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抗藥性患者,病患需先檢測基因,一旦確認基因產生突變,才適合用藥。陳志毅也說,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去年已經在美國,歐盟及日本上市,但目前台灣還沒有此藥物,推測未來若引進,應會作為晚期肺腺癌的第二線藥物,給患者延命希望。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睡前追劇是腦霧致命傷?! 近幾年的劇沒有最好看,只有更好看!我的病人群和朋友圈,很多人都陷入瘋狂追劇的生活中,平常大家回到家吃完晚餐,洗完澡,再做做手邊的事,最好的追劇時間,就是趁睡前的那段空檔了。   但必須要跟大家聊聊,睡前追劇可能會造成的大腦負擔!如果有腦霧問題的時候,還是要小心追...

閱讀詳情 »

把握腦霧修復黃金期,啟動大腦清洗程序 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腦霧修復準備黃金期」,在睡前三至四小時的時間,如果我們可以讓大腦還有身體,在這段睡前時光,真正地舒緩跟冷靜下來,就能有比較高的機會,成功地入睡,甚至保持之後的深眠,讓大腦順利進行代謝物清除程序(Metabolite clearance)。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時序進入秋冬季節,不停嘔吐、無法正常進食的小病患越來越多。剛上幼兒園小班的祐祐因嘔吐、腹瀉問題,令祐祐媽媽感到煩惱。祐祐班上已經陸續好幾個學童都因嘔吐腹瀉問題而請假,到小兒科門診看病也看到許多同是急性腸胃炎的小小孩。 秋冬季節輪狀病毒 孩子感染病例增多 台大醫院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不少民眾做完大腸鏡檢查後,被告知有大腸憩室症;有些病人則因為急性腹痛,伴隨發燒、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急診診斷為急性大腸憩室炎,需要抗生素治療。是否大腸憩室症的患者一定會演變成大腸憩室炎?要如何預防大腸憩室炎?急性腹痛原因千百種,如何診斷大腸憩室炎跟治療呢? 大腸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