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用抗生素藥物 恐致皮膚多形性紅斑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75歲黃老先生,1個月前因右手腕骨折併發蜂窩性組織炎,接受抗生素藥物治療,約2週後卻全身皮膚紅癢且嚴重脫屑,並出現肢體腫脹、破皮、少尿和呼吸困難情形,於是至胸腔內科就診,住院後會診免疫風濕科醫師,診斷為藥物引起的一種罕見的侷限性皮膚疾病「皮膚多形性紅斑」。

署立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表示,黃老先生因服用抗生素治療而造成「皮膚多形性紅斑」,住院期間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改以類固醇藥物治療,並視患者情況採用支持性療法,以避免有其他感染的危險,所幸老先生在治療2週後,症狀已改善出院。

黃老先生自述,一開始全身皮膚又紅癢又痛,且一直有脫屑情形,走到哪皮屑落到哪,後來開始出現破皮跟腫脹的情況,直到呼吸困難才就醫,沒想到本來是吃藥治療疾病,卻反倒因吃藥而引發疾病。

胡宗慶解釋,造成多形性紅斑的原因有許多,如藥物(磺胺類、抗生素、降尿酸藥、鎮靜劑、解熱鎮痛與抗癲癇藥物等)、感染(細菌、黴菌、病毒)、食物及懷孕等,另有一些則是不明原因。因此治療原則主要需避免接觸誘發因素,以及傷口、眼睛與口腔黏膜的護理、藥物治療等。

皮膚多形性紅斑是一種罕見的侷限性皮膚疾病,其特點是在皮膚和黏膜組織出現典型的虹膜狀或標靶狀病灶,而皮膚紅斑在不同時期會有各種不同形狀。臨床症狀若由紅斑產生水泡,更出現表皮壞死脫落時,則為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稱SJS),這是多形性紅斑的一種嚴重變異型,若症狀持續嚴重恐危及生命,致死率約5%。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0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開放,20至35歲民眾預約高端新冠疫苗,累計至今(19)日13時,約有16.3萬人完成;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高端疫苗間隔28日就可打第2劑,目前也正在爭取美國入境疫苗認證。 高端疫苗8月16日開放36歲以上民眾預約,共有41.9萬人完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紛擾,台灣拚疫苗覆蓋率目前已超過三成,施打年齡層也積極向下展開,其中第二輪施打的第九類高風險慢性病仍是被討論最多的族群。當中除了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生殖泌尿及肺部呼吸等疾病之外,很大一個族群就是三高慢性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等...

閱讀詳情 »

  恩霖實業推出波森莓產品搶防疫商機       COVID-19疫情危機中引爆出關愛家人的新商機,恩霖實業有限公司 濃縮來自北美被稱作超級莓果 的『波森莓』精華,透過獨家二階段的發酵與無添加加工技術,製成好吸收、口味佳的日常保養好產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年一度的中元普渡將至,各家忙進忙出的張羅供品,宋明樺營養師分享了兩大普渡難題,一是澎派的三牲不知如何消化,不吃怕浪費、幾餐全下肚又擔心消化不良;二是家中小寶貝只吃普渡的零食、餅乾,不吃正餐。宋明樺營養師建議可以搭配奇異果幫助消化排便,還可解油膩,滿滿維生素C可提高免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