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末期肺癌採個人化治療 可延長存活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肺癌一年平均約新增近一萬人,且由於早期難以發現,導致病人就醫時往往都已是末期;醫師提醒,末期肺癌可採個人化治療,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放射治療,可延緩病情,並提升生活品質,以及延長存活率。

肺癌的種類還滿多的,有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約佔一成五,非小細胞肺癌佔八成五,而非小細胞肺癌則包括鱗狀上皮癌、腺癌、大細胞肺癌;安南醫院胸腔內科林延淞醫師指出,肺癌大多數無症狀,少數局部腫瘤分中央型及周邊型,中央型腫瘤一般會有咳嗽、咳血、阻塞性肺炎、上腔靜脈症候群等病徵,周邊型腫瘤則會有胸痛、呼吸困難、咳嗽等現象。

林延淞醫師表示,晚期肺癌屬於「個人化治療」,主要是希望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延長存活率,治療方式可採取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放射治療來延緩病情,但標靶藥物並不是適合每一位病人,透過基因檢測確認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EGFR)突變,而後再採取標靶治療,一般而言約有7成左右的療效;若屬基因未突變者,建議使用化學治療。

近年來,許多名人都因肺癌而病逝,包括資深藝人文英、帽子歌后鳳飛飛、資深藝人陶大偉及香港藝人午馬等,令人相當惋惜;林延淞醫師強調,肺癌三大危險因子以抽菸、吸入二手菸和空氣污染為主,近幾年因大陸霾害嚴重,也讓肺癌患者增加不少,因此要預防肺癌,一定要遠離菸害並做好自我呼吸道保護工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93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擔心孩子動得少影響身心健康嗎?根據董氏基金會2021年年初調查指出:國小學童中每十個有七個表示喜歡和父母一起運動、和父母一起運動會讓自己快樂,超過一半的學童表示若有父母陪伴會讓自己更想運動。因此,建立親子運動紓壓習慣,不僅能提升免疫力、維持彼此的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種好發於兒童之腦部神經疾病,病童幼小時,常見脾氣固執或伴有動作笨拙等協調性問題,而在學齡期左右,會間歇出現不自主抽動(tics),包含動作及聲音,如擠眉弄眼、搖頭晃腦、清喉嚨、大叫等,而這些表徵症狀其實也是許多人對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氣溫直直落,又是麻油雞、羊肉爐登上所有人餐桌的時刻。合佗中醫診所施昀廷醫師在「柴胡中醫不中二」分享補冬4大暖男,也就是華人圈常見的4項料理: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這些料理該怎麼吃才最暖呢? 施昀廷提醒,麻油雞的麻油等食材都偏熱,燥熱體質者吃了容易上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1名30歲的小章(化名)與伴侶做愛後的2天,即發現尿道口出現黃色且黏稠狀的不明分泌物,排尿時也感到疼痛,已有心理準備可能感染性病,立即至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檢查,沒想到檢查後發現淋病、梅毒、疱疹病毒感染。張男不解詢問,每次性愛都有戴保險套,為何還會染病? 保險套使用時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