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械手臂換膝關節 當晚就能行走

機械手臂換膝關節 當晚就能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8歲的日籍患者堀澤先生,兩腳膝關節壞損,一走路就痛,再也無法打最愛的小白球,4年前來台,右膝接受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臥床、復健長達5個月,才能上場打球;今年8月,左膝改接受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當晚就能下床行走,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如願回到球場。
堀澤先生說,傳統手術後,他臥床了約10多天,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長達15公分的傷口,經過1星期才癒合,且復健過程更是痛苦,腿必須反覆伸直彎曲,比接受手術還痛;而新的人工關節置換術,不但傷口僅有5公分,當晚就能下床自行大小便,感覺很有尊嚴。
談到最愛的小白球,堀澤先生說,年輕時喜歡打網球,但年紀大了,體力不好無法跑步,且膝蓋磨損也不太適合,改打高爾夫球,沒想到雙腳膝關節嚴重壞損,一走路就痛也只能放棄,但醫師建議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就能重回球場。
4年前,堀澤先生右膝先接受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經過5個多月的休息、復健,才重回球場,儘管如願以償,但左膝也壞損嚴重,今年8月,醫師建議接受新一代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僅28天就能上場打球,腿部能夠正常彎曲,且關節也不再卡卡。
收治個案的開業骨科診所院長吳濬哲表示,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不論內外膝關節好壞,都一併鋸掉,再換上人工關節,患者需要較長的修復及復健,而新一代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是利用3D電腦斷層定位找出磨損的患處,以研磨方式去除並保留韌帶,不需復健就能恢復行走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5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甲狀腺亢進在台灣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病患大多為20-50歲女性,其中以女性佔比較高,約為3:1。國際武打巨星李連杰也深受甲狀腺亢進折磨,曾被媒體捕捉到英姿不再,顯得老態龍鍾的樣貌,54歲的他看起來猶如80老人;另一名53歲女性,近期數月時常感到疲累、胸悶、喘不過氣、下肢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30歲台中蔡小姐患有中度近視,工作需要每天緊盯電腦,日前右眼常看到不明黑點,曾經一度以為是電腦螢幕沒有擦乾淨,揮也揮不去,懷疑是罹患飛蚊症而緊急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所致,接受光凝固雷射手術治療後,症狀趨於穩定。台灣近視率高 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成隱形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非洲豬瘟席捲中國,中國官方對此正在加速研發疫苗。然而,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及生命科學院教授Dirk Pfeiffer擔憂,疫苗開發是非常謹慎的工作,在政治力介入下,中國正加速研發「活性減毒疫苗」,稍有不慎,恐使疫苗的病毒株在豬隻體內激活,並擴散成為新威脅。非洲豬瘟肆虐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