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交往五原則 青春不隨「性」

正確交往五原則 青春不隨「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隨「性」青春藏危險 正確交往有觀念

青少年時期正值生理、心理快速發展,可能因對異性好奇,或在未做好避孕防護措施下,發生意外懷孕及性病感染。依105年性健康校園講座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最想瞭解講座主題以「兩性交往與愛情」(佔30%),其次為「自身安全、避孕相關議題」(佔15%)。

3成青少年興趣議題 選「兩性交往」與「愛情」

青少年在交往過程中,很容易因特定節日(如情人節)浪漫氣氛的催化而做出違反個人真正意願的決定,或是在缺乏個人自主意識的情形下,發生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性行為,由於未滿20歲青少女懷孕不僅容易早產、生出極低體重嬰兒及有較高的死產機率,可能因此中斷學業,影響未來的生涯發展。

國民健康署為促進青少年性健康,提供青少年學生、家長及教師相關性健康諮詢及轉介服務,辦理校園、親職講座,提供正確、健康的兩性關係價值觀。根據104及105年性健康校園講座資料分析結果,青少年最想瞭解講座主題以「兩性交往與愛情」為主(104年佔36.1%、105年佔30%)。

「網站+親善門診」 守護青少年健康

為促進青少年健康,並強化青少年性健康促進網路教育資源服務,國民健康署建置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網址:http://young.hpa.gov.tw),提供青少年、家長及教師正確的性健康資訊及敎材查詢參考,若有性健康方面問題,可至網站中「諮詢特派員」信箱發問,將由專業人員免費提供青春期性健康問題之諮詢服務。另截至醫療院所(查詢網址:http://goo.gl/BbmFTu),設立友善、隱密「Teens’幸福9號門診」,提供青少年兩性交往、生育健康(含避孕方法)、人際關係及情緒問題等議題之醫療服務及諮詢,歡迎青少年朋友多加利用。

掌握正確觀念 五原則不冒險

國民健康署特提供青少年交往五原則如下:

1.交友不隨性:避免初次認識就單獨約會見面。約會要在自己熟悉且容易求援的公共場所,並要告知家人或朋友關於約會對象與時間地點等訊息,不論與對方是否熟識都應避免到對方住所,特別是單獨時!

2.要保持清醒:約會或朋友聚會時避免飲酒或使用成癮性藥物,不飲用來源不明或離開視線的食物或飲料,才能保持清醒冷靜的行為能力。

3.要勇敢說不:避免甜言蜜語與肢體接觸的誘惑情境,對於熟識者或長輩也要提高警覺,分辨同儕或對方的壓力可能造成的影響,擁有足夠自我肯定,避免發生性行為。

4.需尊重界線:交往時須互相尊重,不必勉強自己也不可勉強對方做不願意的事。

5.使用保險套:性行為時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避免未預期懷孕及性病感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7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不想病的沒有尊嚴、自主權?《病人自主權利法》自今108年1月6日起正式上路。民眾只要提早預立簽署,即可表達自己未來若在特定的條件下,遭遇需接受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流體餵養情境時的意願與否。讓民眾能充分享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自主權利! 不想病的沒有尊嚴、自主權?《病人自主權利法》自今108年1月6日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家孩子常常發脾氣嗎?小心可能是太晚睡所致。孩童太晚睡,恐造成荷爾蒙分泌減少,不只影響身高、免疫力等,也可能因隔天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較易躁動、發脾氣;南投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洪麗珍指出,尤其許多家長因為忙碌等因素較晚睡,也讓孩子跟著晚睡,臨床上,就有不少因睡眠不足造成注...

閱讀詳情 »

做家事、工作時過度使用,或使用不當拇指和手腕,造成疼痛腫脹、無法使力,小心長期下來演變成「肌腱滑膜囊炎」(俗稱「媽媽手」)。如果電療、超音波改善有限,目前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類固醇,即能有效治療,揮別惱人的問題。 「肌腱滑膜囊炎」(俗稱「媽媽手」)專指大拇指近手腕側的伸拇短肌腱,和拇指外展長肌腱之肌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民眾缺乏用藥正確觀念,除了喜歡在出國旅遊時購買藥物外,平時若是沒有服用完的藥物更可能存放在家中,認為可以「備用」;對此,臺中醫院藥劑科藥師侯芳敏提醒,大眾對於藥品使用應更小心,除了不可囤積之外,也不可將醫師開立處方藥混用,以免造成身體危害。自行就醫嫌麻煩 吃丈夫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