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血栓用吸的? 醫:網路謠言勿輕信

治血栓用吸的? 醫:網路謠言勿輕信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期網路上誤傳一段關於血栓的治療影片,影片中看到可以使用像「吸塵器」般的儀器快速將血栓吸出;但事實上,目前臨床上並沒有普遍使用這樣的儀器,林口長庚醫院表示並沒有引進該醫療設備。

急性?慢性? 心肌梗塞怎麼辦?

心血管疾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一般會使用微導管,將心臟血管內因膽固醇斑塊破裂而生成的血栓抽出,雖然不是像影片中那樣神奇,但使用負壓的原理同樣的可以順利將大部分血栓清除,在血栓清除後大多數患者仍需要使用氣球擴張及置放支架,以避免再度引起血管阻塞。

比起急性心肌梗塞,其實慢性的缺血性心絞痛更為常見。大多數慢性心絞痛病患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而造成這些症狀的兇手,是因血管內的膽固醇囤積,使得血管壁增厚,導致血管狹窄、血液不流通的情況;現行普遍的治療方式,同樣會以氣球擴張或血管支架置放術來治療血管狹窄。如影片中將血栓清除的概念並不適用於大多數慢性心絞痛的患者。

心血管與腦血管血栓 治療各不同

急性缺血性中風在發病3小時內使用合成的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即所謂的rt-PA),可增加病人33%腦中風復原的機會,針對6~12小時內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經評估後可配合「介入性動脈機械取栓法」,則有相當顯著的成效。

而腦部的血栓主要來自頸動脈或心臟,故如同影像中將血栓去除即可,和急性心肌梗塞處理方式不同。在急性中風期之後,針對顱內血管狹窄及頸動脈狹窄問題,則可以放置顱內支架或頸動脈支架以預防再次中風。

生物可吸收支架 恢復心血管功能

林口長庚近幾年已引進世界先進的金屬及生物可吸收塗藥支架,解決血管狹窄的問題;而生物可吸收支架除可解決血管狹窄外,支架在2~3年內即可被人體吸收,讓血管恢復自然收縮與舒張的功能。因此針對層出不窮的網路謠言,千萬勿輕信,以免賠上健康甚至生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親節將至,你關懷母親或身旁其他女性朋友了嗎?根據國外統計資料,平均每十位女性就有一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常見症狀包括長期嚴重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甚至導致不孕症的發生,是臨床上發生率最高的婦科疾病之一。今年一篇發布於《今日醫學新聞》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拒當孕期豬隊友!除生產當天、產後育兒,陪伴母親們度過孕期也極為重要,為鼓勵爸爸積極參與伴侶的孕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致力來協助台灣社會打造孕兒友好之環境,於母親節舉辦「台灣少子化研討會」,同時正式開跑「孕期神隊友」系列活動,透過線上社群活動與線下婦產科院所的合作,帶動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嚴峻,政府為提升全民防護力及兒童保護力,全台已陸續開設兒童疫苗門診或前進學校駐點施打。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也全力配合防疫,除了將至校園駐點之外,鄭舜平院長表示即日起開設「6-11歲莫德納疫苗」門診,讓孩子們都能有充足的保護力,強化社區、學校的保護力,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墨西哥1名6歲男童喝了1杯能量飲品「Monster Energy」後,身體不適,家人緊急送院,被診斷「中毒」,且已經腦死,昏迷6天後,母親忍痛點頭,讓醫師拔管,結束兒子生命。 外電報導,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表示,能量飲品常含有大量咖啡因和糖份,不建議幼兒飲用這類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