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晚上睡眠時間不短、白天卻貪睡....竟然代表著這七種可怕的事實!許多人知道時都嚇到!

注意!晚上睡眠時間不短 白天卻貪睡....竟然代表著這七種可怕的事實!許多人知道時都嚇到!

身為公司主管的謝先生工作一直很出色,但他最近有一個疑惑:自己晚上的睡眠時間並不短,但不知為何最近上班時間老打瞌睡。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是他的鼻炎鬧的,嚴重的鼻塞導致呼吸受阻,引發大腦供氧受阻,導致犯困。

在我國,鼻炎的患病率為8%~15%,常表現為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子內部的炎症,導致呼吸受阻,從而引發大腦供氧不暢,引起犯困,影響睡眠質量,甚至出現全身乏力、頭疼。除了鼻炎外,白天總是不自覺地「釣魚」,還可能是某些疾病,如貧血、心腦血管疾病、甲減病等的前兆。

一、貧血

貧血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疲乏和睏倦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此外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等。如果貪睡同時伴有面色蒼白等表現,最好到醫院做一個血常規或貧血四項,盡快確診,以便對症治療。

二、腦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的腦血管一旦發生了硬化,出現腦供血不足,甚至形成血栓造成腦梗塞等情況的話,就會導致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的現象。久而久之,會影響大腦正常功能的發揮,出現老愛打瞌睡等情況。這類病人可能同時伴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

三、心臟病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時刻控制著人體的各個器官。而腦組織對缺血、缺氧最為敏感。一般情況下,心臟泵出的血液,差不多有1/5 供給腦組織使用,因此,大腦代謝受心臟收縮功能的影響非常大。當中老年人患有心臟病時,心臟向外泵出的血液會減少,大腦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現象,從而引起精神不振、愛瞌睡等症狀。如果同時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等症狀,特別是在活動後症狀加重、休息後減輕,最好查查心臟,如做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四、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徵

這種病多見於體型肥胖、有酗酒等不良習慣的中老年男性。打鼾是這類患者最典型的症狀之一,由於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導致機體缺氧,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修復,白天很容易出現乏力、嗜睡的症狀。出現以上問題,最好觀察有無睡眠呼吸暫停,必要時進行治療。

五、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該病表現較隱蔽,主要由於甲狀腺出故障,導致甲狀腺激素異常造成。表現為睏倦、愛瞌睡外,可能還有懶散、不願活動、肢體腫脹、記憶力和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如在感覺慵懶疲倦的同時,伴有健忘、情緒不穩定等症狀,要懷疑是否有甲減。

六、肝臟疾病

疲倦乏力、不思飲食是肝病的主要臨床特點之一。如果疲勞犯困的同時,出現皮膚發黃粗糙、噁心、厭油膩、食後脹滿等症狀,及時到醫院進行病毒學檢查、肝功能及肝臟彩超等,排查肝病。

七、糖尿病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全身乏力、貪睡、精神萎頓多等首發症狀。這是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等所致。因此,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血糖,及早發現和治療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全台灣0至14歲人口中約有5%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換句話說,全台約有17萬幼兒及青少年正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且罹病人數近年來更有逐年攀升的趨勢。皮膚科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不僅難以痊癒,還很容易復發;因此,建議患者除了適度藥物治療和每日使用皮膚保濕劑的輔助醫療以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西班牙出現首例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病例!西班牙衛生部表示,該名病例自沙烏地阿拉伯朝聖,返國後發現感染該病,目前病情穩定住院中。疾病管制署已將中東地區納入旅遊疫情建議第一級,提醒國人赴中東旅遊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若從中東返國有出現不適症狀,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你知道牙周病不只是牙齒的病,而是全身系統性的疾病嗎?最新研究指出,牙周病與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有牙周病易於出現過胖、血糖過高、三酸甘油酯過高,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且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4倍。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表示,全台有54%成年人有牙周囊袋,約97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第三屆「有愛無癌,互助關懷」自行車環台活動,在抗癌環島運動發起人吳興傳帶領下,十一月二日於台北國父紀念館出發,為期十天的行程,癌友要挑戰全程一千一百一十公里自行車繞行台灣,證明不因罹癌失去信心,並勇敢逐夢的正向精神 。「不倒騎士」環台活動自一○○年開始已進入第三屆,今年共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