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消化不良不是什麼大毛病?小心它就是你健康的絆腳石!

  最理想的消化作用有賴於徹底咀嚼你所吃的食物、足量製造的胃酸、足量製造和分泌的膽鹽及胰消化酵素、擁有健康的腸道障壁(包括健康的腸道上皮細胞、健康的腸道型態,還有厚度正常的黏液層、消化作用所需之激素和神經傳導物質維持正常濃度,還有數量、多樣性及位置都正常的腸道生物相。
  嚴重受損的腸道常是健康或重返健康之路上的巨大絆腳石,當你無法好好進行消化作用,就無法由食物中吸收到身體修復需要的營養素。有時候,靠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就可以慢慢修復我們的腸道,並改善消化作用的效率(例如我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設計的「原始飲食生活攻點」有規則是針對這點而設計),但若消化反應還是難以改善的話,就需要一些消化保健補充品的幫助了。

7型糞便圖,觀察你需不需要消化保健補充品
  有一些明顯到不行的特定狀況是你一定需要支持消化保健補充品的,包括便祕、腹瀉、糞便中有可辨識的食物殘渣(尤其殘渣很大塊時)、糞便經常浮於水面、胃食道逆流(胃灼熱)、腹脹、極度脹氣,還有進食後胃痛。
  理想狀態下,你的糞便應該跟布理斯托糞便圖中第四類型一樣,雖然任何介於第三類型和第五類型間的糞便型態通常都會被認為是正常的。如果你的糞便分類經常落在第一、二、六或七這幾種類型,支持消化保健補充品會是非常有用。

消化不良不是什麼大毛病?小心它就是你健康的絆腳石!


消化保健補充品3大種類
  你的糞便中出現大塊、未消化的食物殘渣也是你需要放鬆更細嚼慢嚥,還有將食物咀嚼得更徹底的訊號。只吃煮過的水果和蔬菜可能有所幫助(至少持續到你的糞便品質有所改善),在此同時也服用支持消化之補充品。
  支持消化的保健補充品有三個主要種類──胃酸補充品、膽囊支持補充品,以及消化酵素,都有不同的效果,每一種適合不同的對象(雖然有些人會由同時服用兩種、甚至全部三種類型的補充品而得益)。有些補充品在某些狀況下有服用禁忌,所以確認你了解特定的補充品是否適合你的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諮詢醫藥專業人士。

不只助消化,益生菌還能調節免疫系統和修復腸漏症
  除了專門針對以改善消化為目標的補充品,益生菌補充品或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能也會有幫助。事實上,攝取益生菌,不論是做為補充品或以未滅菌發酵食物的形式直接食用,對調節免疫系統都有戲劇化的幫助,益生菌補充品已被發現對多種自體免疫的狀況有幫助,包括自體免疫重症肌無力、發炎性腸道疾病、乳糜瀉、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以及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
  一般來說,益生菌補充品和攝取未滅菌發酵食物,能讓腸道重新培養有益的細菌,進而使你更健康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但在腹瀉型腸躁症的研究中,益生菌的補充並沒有改變腸道微生物相的組成──雖然它仍帶來了益處,而這表示:這些益處可能是所補充之益生菌在通過身體時,與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發生互動的直接結果。
  還有研究顯示,除了恢復腸道微生物相的平衡及調節免疫系統外,益生菌會直接影響腸道上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導致腸道通透性降低,進而幫助修復腸漏症。

富含益生菌的優質食物來源
  你所吃下肚的食物,對你腸道中細菌的種類、相對數量及所在位置都有深刻影響,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獨立於食用發酵食品或服用益生菌補充品帶來的好處之外。然而,攝取益生菌在加速修復及調控免疫系統方面具有極大潛能,在對付自體免疫疾病時,不應該被漠視。如果你想從食物攝取到較多的益生菌,其優良來源有:
。生的、未滅菌的德國酸菜。
。生的、未滅菌的野生或乳酸發酵的蔬菜(例如甜菜根、胡蘿蔔、酸黃瓜)。
。生的、未滅菌的野生或乳酸發酵的水果(青木瓜)。
。生的、未滅菌的野生或乳酸發酵的調味品(碎漬瓜)。
。椰奶克非爾(以椰奶培養的奶克非爾菌種)。

多玩泥巴也能補充益生菌!?
  另一個被低估的益生菌來源是土壤,對,就是泥土。土基益生菌是健康腸道中的正常住客,而且已被發現是免疫系統的有效調節物,同時現,補充土基益生菌對糖尿病、慢性疲勞症候群、失眠及大腸激躁症都有益處。

消化不良不是什麼大毛病?小心它就是你健康的絆腳石!

  事實上,西方文明居民與非洲農村的狩獵-採集族群(自體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發生率極低)腸道生物相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土基生物的存在與否(明確的說是名為擬桿菌門的細菌)──現代社會清潔無菌的環境剝奪了我們接觸土基益生生物的機會。你可以買土基益生菌保健補充品,但也可以單純在泥土中玩樂(重拾園藝吧!)或自己種菜(或買當地耕種的有機蔬菜)然後不加以清洗就食用,好吧,你可以把大塊的泥塊沖掉。

 

 

--整理自《恐怖的自體免疫疾病療癒聖經》,更多精采介紹請按此

消化不良不是什麼大毛病?小心它就是你健康的絆腳石!

為什麼本來不該流行的疾病,
竟然肆虐全球?

  醫學博士親身實踐!
  不只扭轉自體免疫疾病和各種慢性病,
  矽谷IT菁英、好萊塢明星、超模、運動員和海豹特種部隊等,
  都在追隨的高密度營養飲食方案!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網書逾千名讀者5星推薦,第一本自體免疫疾病的飲食生活完整指南。
  ◆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或單純想了解飲食如何影響腸道健康、激素及免疫系統,都要詳讀。
  ◆全球有近4億人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疑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8歲媽媽晚婚,頻頻求子不順,過去曾有兩次流產和一次臍帶繞頸胎死腹中的經歷,但仍未打消生孩子念頭,最後總算生下健康的兒子,為此還請了三年育嬰假親自照顧,但因殺童案頻傳,導致這名媽媽非常害怕帶孩子外出,還要求保母只能把孩子留在室內禁止外出。 帶孩子外出恐慌不已 竟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1名15歲國中生,常常日夜顛倒念書,一年多前左邊眉毛漸漸變白,且逐漸擴散到眉毛下的皮膚、睫毛等,還被同學嘲笑是白眉書生,讓他不但不敢照鏡子,甚至自信全失,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白斑症合併白毛症;台中光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文宏指出,透過自費接受黑色素顯微移植手術後,已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我正在洗頭,突然感覺頭好痛,從來沒有這麼痛過!」回想起到院前狀況,67歲的陳女士仍然心有餘悸。日前因為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急診求醫,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原來陳女士顱內有一個已經破裂出血的動脈瘤,經過醫療團隊的全力搶救,預後狀況良好。 每4個動脈瘤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名76歲的王姓男患者,和妻子居住在偏遠鄉鎮地方,以務農為生,唯一嗜好只有抽菸並偶爾小酌;去年開始感到容易疲累,且常常因為腹漲導致胃口不好,年底時發現左上腹位置腫起來,且越來越大,經檢查後確認肝臟內有兩顆腫瘤,為肝癌第四期,癌細胞還從肝臟沿著靜脈擴延到心臟右心室,因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