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法避免的幼兒撞傷 到底何時該送醫?

無法避免的幼兒撞傷 到底何時該送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孩子碰撞、跌倒時有所聞,到底是否該送醫、何時送醫,也是大學問。一名九個月大的女嬰因照護者疏失,讓剛學會爬的嬰兒跌落床下,而床鋪離地面將近有60公分之高,導致女嬰後腦勺著地,哭鬧不止。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外科周禹謀醫師表示,剛學爬、走路的嬰兒,發生跌傷頭部的情形,幾乎是無可避免,而小兒頭部外傷又是最令家長與照護者緊張的問題。一般而言,意外發生後,照護者應仔細觀察孩童是否有抽搐、嘔吐、高燒、躁動、嗜睡、無法走路或爬行、鼻孔或耳朵流出血水時,應立即送醫。

輕微的頭部外傷在碰撞處可能會有腫塊,孩童會哭鬧或暈眩,但意識仍清醒,雙眼靈活,三小時內會有嘔吐一到兩次。頭皮內可能會出現鬆軟的血塊,通常在數周內可自行吸收;頭蓋骨骨折,九成以上的孩童會在三個月內自行痊癒。建議可在撞傷處冰敷消腫,但腫塊的大小並不代表撞傷的嚴重程度。

嚴重的頭部外傷,多是因顱內壓升高,孩子會有瞳孔大小不一、眼神無法對焦、噴射狀或劇烈嘔吐,而且通常伴隨著昏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顱內出血是在受傷後幾個月,才會出現症狀,即所謂的遲延性硬腦膜下出血,嚴重者會導致孩童的人格改變。

周禹謀醫師說,居家照護應密切觀察至少24小時,每2小時探視一次,避免刺激性食物,若孩子食慾不振,也不要勉強餵食,並且注意是否有意識不清、不明原因哭鬧、瞳孔大小不一致、手腳某一側較弱(癱瘓前兆)。若無上述情形,也應於三個月內定期回診兒童神經外科檢查,確保幼兒發育。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48

相關推薦

  已經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喝咖啡其實不會提高胃食道逆流的風險。營養師程涵宇提醒,養胃顧胃不一定是一定要吃什麼、補什麼,而是傷胃的事情不要做。   胃食道逆流發作 9種食物應避免攝取   在胃食道逆流發作的時候,以下9種食物,一定避開:   (推薦閱讀:你又胃...

閱讀詳情 »

  一位年約50歲的婦女因胸悶、頭暈、腹脹跑了心臟科、胸腔內科等,做了各式檢查卻沒發現任何疾病,最後只被告知是更年期症狀便不了了之。後來尋求中醫師協助,經問診發現婦女雖有月經,但經量減少、週期不規律,又有頭暈腹脹,睡眠反覆醒來等問題,的確是典型的更年期症候群。   停經前後身體...

閱讀詳情 »

  為了兒子的喜宴,50多歲挺著啤酒肚的王爸爸特別訂製新西裝,經師傅皮尺一量,腰圍居然高達115公分,自己都很不好意思,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血壓、血糖都高達罹病的臨界值,醫師建議他:「減肥是一定要的,尤其要減掉大大的啤酒肚,可以從多吃高纖食物和運動兩方面著手,先把體重降下來,腰圍就會跟...

閱讀詳情 »

  國人澱粉類的攝取來源主要是以精製白米或麵條為主,但這幾年來燕麥(Oat)逐漸受到民眾的青睞,原本只是作為馬匹飼料的燕麥,搖身一變成了健康營養的代言人,燕麥精、燕麥片、燕麥粉等各式燕麥產品紛紛上架,以獲取健康。   燕麥營養價值豐富 防骨鬆、貧血   除了穀殼以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