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物製劑療法夯 仍有3成患者無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目前醫界普遍認為,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生物製劑療法,可保存患者關節的功能,療效極佳,且副作用少;然而,國外曾有研究指出,約有3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使用生物製劑後,仍無法有效緩解症狀,且因價格太貴,普及率仍偏低。

今年56歲的李小姐,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27年,原以為是痛風,曾至中醫推拿整骨,嘗試各種偏方妙藥,但卻越發疼痛,甚至無法行走,還曾因服用坊間不知名藥物,體重在一週內飆升7-8公斤。

李小姐說,自己是在生完兩個小孩後發病,四肢關節開始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起初醫師都找不出原因,一度被診斷為痛風,直到發病十多年後才確診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為了治療病痛,李小姐頻頻往返醫院,終於在3年多前,第一次申請到生物製劑,治療後關節僵硬腫痛情形才稍稍緩解。

台北榮總風濕免疫科蔡長祐教授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自體免疫疾病,在台灣約有10萬人罹患,好發於30-50歲女性身上。是一種以侵犯關節滑膜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會造成患者嚴重失能,根據統計,有一半的患者在發病後10年內會終止工作。

治療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主要使用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以及生物製劑等。已經核准的生物製劑當中,有一些是直接對付發炎物質,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第六介白質(IL-6),另外也有對抗免疫細胞為主的,例如T細胞拮抗劑以及B細胞去除劑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3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位陳小弟在8個月大時撞到頭,家人送醫檢查後,才得知他是A型重度血友病病患,之後在一歲多時發現身體出現抗體。陳小弟過去一直都是接受靜脈注射更高劑量的第八凝血因子,即免疫耐受性治療,但由於天生活潑好動,經常跑來跑去造成受傷出血,有一次嚴重到整個臀部腫起來並且髖關節出血腫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國人的鼻過敏盛行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成人占11%,兒童更高達33%。個人體質、雙親過敏性疾病史、居家環境及二手菸暴露,皆與過敏性鼻炎的發生有關。根據研究顯示,塵蟎最適合生長及繁殖的溫度是22℃至26℃、溼度為70%至80%,因此室內的相對溼度大於70%時,過敏患者發病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106年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納健保,衛福部設立2025年消除C肝目標。桃園市診所協會於109年率先全台,啟動「桃竹苗基層醫療根除C肝卓越計畫」,串聯桃竹苗基層診所及洗腎室,整合各診所C肝資料庫,及健保署提供潛在收案名單,召回尚未治療C肝的患者,也透過跨科別平行轉診,將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雄性禿遺傳體質 阿虎一家四口男丁全陷禿頭危機!現年32歲的藝人阿虎,過去長達五年以上的時間深受禿髮困擾,起初他並無意識自己禿頭,只覺得剪頭髮時,設計師總是沒辦法剪出滿意的造型。直到有次跟朋友們相約去吃熱炒,其中有位朋友指著他的頭頂大喊「哇噻,你禿頭!」,同時間其他同桌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