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醫創新發展會成立 當生醫發展「推進器」

生醫創新發展會成立 當生醫發展「推進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科技部宣布成立「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BDB),將作為台灣生醫科技發展「推進器」,肩負推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的重責大任,帶領生醫產業新一波創新動能。

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成立

「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由科技部政務次長蘇芳慶、曾任美國醫療器材及醫療科技董事會方威凱為共同主席,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衛福部次長何啟功,以及國發會副主任委員龔明鑫擔任委員。

組設生醫科技創新平台

蘇芳慶政務次長表示,「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將以國際企業運作思維,組設「生醫科技創新平台」,作為台灣生醫科技發展的「推進器」,積極驅動、推進、落實推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的重責大任。

提升國家經濟、健康福祉

蘇芳慶政務次長進一步說明,未來將投入現在最具未來發展潛力的領域,包括精準醫學、人工智慧醫療、數位健康、生醫電子等,以及各類穿戴式設備、App應用程式、雲端整合解決方案等努力發展,共同創造有利於生醫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更積極落實建置成為生技醫藥產業重鎮,提升經濟與國人健康福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8個月大的琪琪,日前跟媽媽出遊時,被媽媽抱在懷中乘坐在友人駕駛的自小客車副駕駛座,雖然有繫安全帶,但車子因速度過快自撞電線桿,安全氣囊啟動,造成媽媽及友人輕傷、琪琪重傷的事故。琪琪被送到急診室時,雖然意識清楚,但背部挫傷、下肢癱軟無力毫無知覺;透過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日前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家住沙鹿的早產四千金出現活動現場時,超萌模樣立即吸引眾人目光。早產四千金的爸爸王棟財、媽媽蕭亞芝於103年結婚,105年打排卵針失敗,106年再次打排卵針,經過32+1週後,剖腹產下早產四千金。蕭亞芝表示,雖然醫師強烈建議減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熱愛登山,更有人會以登百岳為志,雖然運動有益健康,但是也得要量力而為,否則就有可能反而傷身。臨床上,就有一位五十出頭婦人,非常喜歡登山,甚至在山上還有菜園,每天習慣以登山為運動,並且去種菜;沒想到,每天這樣的登山運動,卻造成她膝關節損壞,得要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X...

閱讀詳情 »

提到行動力,絕大多數人想到是要多保護膝關節,卻忘了髖關節的保養也很重要,如果發生退化或發炎病況太嚴重,會使骨頭壞死和骨折致死風險也大幅提升。對此,專家建議民眾,自中年開始養成鍛鍊髖關節的習慣,以免提早出現健康卡關的情況,後悔莫及。 髖關節由股骨(大腿骨)上方圓球形的股骨頭和骨盆上的髖臼組合而成,是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