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意志力克服強迫症 恐使症狀加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世界上約2%的人都遭受到強迫症困擾,不但影響了人際關係,甚至還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主要是因大腦結構、功能失調等生理問題所導致,與個性、意志力無關,若一昧強求患者用意志力克服,恐指會增加患者的焦慮,使病症加劇。

包括重複清洗、檢查、整理、儀式化行為等,都屬於常見的強迫症現象;郭彥麟說,患者因腦中不斷出現骯髒的念頭,才導致不自覺的反覆清洗,也有可能是因過度擔心,反覆檢查門窗、瓦斯等,甚至是害怕不做會招來厄運等念頭,才會出現重複儀式化的行為。

精神科醫師郭彥麟進一步說明,在治療上,多以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為主,若合併兩種治療更能達到療效,但多數患者都未能及時接受治療,延誤病情,也導致阻礙生活,甚至造成身體、財產上的損失,得不償失。

強迫症帶來的意念會與患者的內在產生衝突,即使患者明白想法不切實際,但仍無法抗拒意念不斷湧出;郭彥麟呼籲,嚴重時,可能會因患者不斷自責,為了掩飾症狀而自我封閉,感到罪惡感及自卑,因此必要時,仍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北醫學大學創校六十二年,共計四萬五千多名校友投入醫學、藥學、公衛、生技等領域,表現優異,除了為台灣醫界奠定深厚的研究及臨床根基,校友們深入台灣基層,齊心守護著國人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於中華民國一一一年三月二十日舉辦第十二屆理事長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李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愛美是人的天性,近幾年全球醫美風氣大開,「醫學美容」已成為最具潛力的趨勢產業。其中,非侵入式且不影響工作及生活的「輕醫美」,不僅協助節省民眾接受療程的時間,還能幫助民眾「低調」變美,再加上近來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逐漸放寬戴口罩規定,雙下巴、鬆弛等「礙美」問題頓時像是少了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Lydia是個雙寶媽,兩胎都自然產的她,因生產時歷經較長的產程,生完第二胎就明顯感覺陰道鬆弛,只要咳嗽或大笑還會有漏尿的困擾。這些困擾一直持續到二寶要上小學,甚至頻尿問題還變嚴重,與先生的閨房之樂也越發不順利。 高雄泌尿科診所張美玉醫師表示,各年齡層其實都有可能發生「頻...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稍緩學童返校視力健檢,許多家長都收到了「視力不良通知單」,憂心忡忡地帶孩子到診所檢查。台灣學童近視率居高不下,小六學童近視率高達7成,疫情不但改變了生活習慣,也加速了「線上教學」的發展,學童觀看螢幕時間拉長,近視度數不斷攀升。新莊知名眼科麥珮怡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