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合併神經病變 恐影響大小便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也有下背痛的困擾嗎?其實幾乎每個人一生都至少會有一次下背痛的經驗;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凱華指出,通常症狀輕微的患者,休息3至5天後就能改善,但若合併其他神經病變等問題,除了會使下肢麻痛等,嚴重還會影響大小便功能。

好發下背痛的原因較多重,像是急性下背部肌肉拉傷、長期姿勢不良等,都是因肌肉過於緊繃,導致肌筋膜疼痛症;陳凱華主任補充,另外女性懷孕時,也可能會因弛緩素分泌及體態改變等因素,出現下背痛的症狀。

治療上,醫師會先依據患者的疼痛性等病況,作理學檢查,必要時再安排X光等檢查,進一步了解骨骼是否異常;陳凱華說,找出患者下背痛復發的主因,以幫助矯正不良姿勢,並針對放鬆繃緊的肌肉或軟組織作口服藥物、局部藥物注射等治療,再配合強化運動的復健,增加肌肉的能力,通常即可使下背痛獲得改善。

若患者下背痛合併周邊神經壓迫症狀時,則會透過腰部牽引的方式,幫助下背部深層肌肉達到放鬆效果;陳凱華呼籲,治療下背痛的方式各有不同,患者就醫時,應與醫師討論,才能對症下藥,盡早回歸正常生活,減少好發其他病症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若出現陰道不正常出血症狀時,則應立即就醫檢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女醫學中心副院長洪耀欽指出,前子宮頸癌零期的治癒率達100%,且前期治療預後良好,患者們應積極治療,且術後應定期回診追蹤,才能避免子宮頸癌復發。子宮頸腫瘤過大 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現代孩童普遍都有牙齒凌亂的問題,若是平日刷牙時沒有仔細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很多死角無法刷除乾淨,造成食物殘渣累積在齒縫溝槽內,反而容易引發口腔健康問題。現在愈來愈多牙醫師提倡矯正應該從小開始,牙醫師宋慧玲認為,趁著孩子骨骼發育尚未定型前,可透過不拔牙的方式及早介入矯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上午10時臨時發布,新增24例新冠境外移入確診患者,比日前創下7個月來單日最高14例還要多快1倍,下午15時30分將由指揮官陳時中親自說明,相關防疫作為勢必成為記者會中焦點。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肝臟問題有跡可循 皮膚發癢、泛黃、指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國內晚婚育的現象普遍,根據內政部108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已達31歲,35歲以上的人更達23%,是10年前的2.4倍,加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及飲食習慣改變,據統計,6對夫妻就有1對有不孕的困擾!台灣估計就有47萬對不孕夫婦,追溯其原因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