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合併神經病變 恐影響大小便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也有下背痛的困擾嗎?其實幾乎每個人一生都至少會有一次下背痛的經驗;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凱華指出,通常症狀輕微的患者,休息3至5天後就能改善,但若合併其他神經病變等問題,除了會使下肢麻痛等,嚴重還會影響大小便功能。

好發下背痛的原因較多重,像是急性下背部肌肉拉傷、長期姿勢不良等,都是因肌肉過於緊繃,導致肌筋膜疼痛症;陳凱華主任補充,另外女性懷孕時,也可能會因弛緩素分泌及體態改變等因素,出現下背痛的症狀。

治療上,醫師會先依據患者的疼痛性等病況,作理學檢查,必要時再安排X光等檢查,進一步了解骨骼是否異常;陳凱華說,找出患者下背痛復發的主因,以幫助矯正不良姿勢,並針對放鬆繃緊的肌肉或軟組織作口服藥物、局部藥物注射等治療,再配合強化運動的復健,增加肌肉的能力,通常即可使下背痛獲得改善。

若患者下背痛合併周邊神經壓迫症狀時,則會透過腰部牽引的方式,幫助下背部深層肌肉達到放鬆效果;陳凱華呼籲,治療下背痛的方式各有不同,患者就醫時,應與醫師討論,才能對症下藥,盡早回歸正常生活,減少好發其他病症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天氣漸冷,趕快進行減重計畫喔!醫師表示,秋冬是減肥的最佳時機,氣溫降低會使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提高,進而提升脂肪燃燒率,此時若持續運動、控制飲食,減重效果比夏天高出2至3成。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指出,秋冬天氣冷,導致人體活動力降低、食慾提升,是容易堆積脂肪的季節;不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國內醫療糾紛頻傳,導致醫界發生五大科人力緊缺、醫師做防衛性醫療、病人不相信醫生等問題,成為醫界心中永遠的痛;其實,鄰國日本也曾發生所謂「日本醫療崩壞」現象!不過,日本學者發展出能促進醫病溝通對話的院內「醫療調解員」制度,已有效降低醫療訴訟。醫勞盟今日舉辦「國際醫療糾紛關懷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街道上手搖杯飲料攤位隨處可見,便利商店也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飲料,讓人難以抗拒的每天喝上一杯,但是這些飲料除可能引發糖尿病外,也會讓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惡化!近年來,糖尿病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一個主因可能就是長期嗜喝飲料所引起。近期更有英、德、法等8國共同發表的研究直接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倘若家中孩子近視度數已破50,就應提高警覺!台北市政府今年補助就讀國小二年級學童免費專業視力檢查;檢查結果發現,近視度數大於50度的高度近視潛在高危險群竟高達約5千人;換句話說,平均每10個學童就有4人,未來近視度數可能是破600的高危險群。北市衛生局林莉茹處長表示,今年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