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個性驟變 診斷罹失智症併妄想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75歲的王先生,退休後和家人同住,平時會到公園運動、和鄰居聊天。然而最近兩年,王先生變得不愛出門、記憶力變差了、且常發脾氣,一開始家人並不以為意,但這半年來,王先生常晨昏顛倒,甚至會忘記自己已經吃過飯、常抱怨有人偷他的東西、或是莫名指責太太有外遇,容易因此緊張、激動生氣;最近一週,王先生甚至覺得有人要下毒害他而不太敢吃東西,整天害怕不安,經身心科檢查與評估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老年失智症併妄想現象所致。

隨著台灣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也逐漸為國人所重視。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李怡萱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大宗(約佔60%),常導致患者出現不知不覺且越來越嚴重的記憶力退化、定向感變差,患者有時會突然搞不清楚人在何處、無法說出正確時間日期、不認得親友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而某些失智症患者甚至會有睡眠障礙、緊張焦慮、憂鬱、易怒、敏感多疑、妄想、幻覺或干擾行為等症狀,不少患者因此常和親友、鄰居、陌生人產生衝突,甚至產生法律糾紛。

為了提高早期診斷失智症的機會,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十大警訊供大家參考,包括記憶力變差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個性改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只要身邊有長輩符合上述十大警訊時,就應提高警覺,儘速陪同至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此外,李怡萱醫師強調,由於失智症的診斷有賴詳細的病史收集,因此親友所提供的資訊對診斷相當重要,另外還有相關血液學檢查、神經影像學檢查、認知功能評估與規則的追蹤也都是重要關鍵,需仔細評估後才能確診。

如何預防失智症?李怡萱醫師建議民眾,應終身參與健康益智的休閒活動、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人際網絡,並採用地中海飲食(多攝取深海魚類、蔬果、橄欖油等)、遠離菸酒與毒品、避免肥胖或過重,如此便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3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世界著名發展和認知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心理學、教育認知學教授霍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說,孩子的天賦與智力發展都有關鍵期,一旦過了關鍵期發展速度會趨於緩慢。因此,許多父母會替孩子準備各式各樣的玩具,但專家認為,挑選玩具應依照各種玩具的分類與寶寶的年齡為原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癌症治療會導致癌症病患承受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對於家庭更是產生了影響;因此,癌症整體預防及臨床輔助愈來愈受重視,「癌症整合治療」也成為新趨勢。國內外諸多癌症專家並呼籲民眾要重視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的飲食療法,「因為食物本身就是我們一日三次的化療」。 癌症治療有「抗血管生成療...

閱讀詳情 »

許多人都覺得隔夜茶不能喝,說法很多,其中比較「危言聳聽」的說法是,喝隔夜茶會得癌症,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隔夜茶之所以不宜用,是因為時間過久,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但未變質的隔夜茶,在醫療上自有妙用。   一、抗癌 抗氧化   茶水放置時間長了會變為紅褐色,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維持外表無疑是每個女人人生中最大的課題,不論是減肥塑身或是化妝保養,大家都希望能夠放慢歲月流失的速度。不少女性上班族表示,不願懷孕生子的理由,一方面擔心職場對有孩子的女性不友善,一方面更擔心自己的外貌走樣。有2個小孩的38歲職業婦女Mandy(化名),生子後小腹凸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