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個性驟變 診斷罹失智症併妄想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75歲的王先生,退休後和家人同住,平時會到公園運動、和鄰居聊天。然而最近兩年,王先生變得不愛出門、記憶力變差了、且常發脾氣,一開始家人並不以為意,但這半年來,王先生常晨昏顛倒,甚至會忘記自己已經吃過飯、常抱怨有人偷他的東西、或是莫名指責太太有外遇,容易因此緊張、激動生氣;最近一週,王先生甚至覺得有人要下毒害他而不太敢吃東西,整天害怕不安,經身心科檢查與評估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老年失智症併妄想現象所致。

隨著台灣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失智症也逐漸為國人所重視。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李怡萱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大宗(約佔60%),常導致患者出現不知不覺且越來越嚴重的記憶力退化、定向感變差,患者有時會突然搞不清楚人在何處、無法說出正確時間日期、不認得親友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而某些失智症患者甚至會有睡眠障礙、緊張焦慮、憂鬱、易怒、敏感多疑、妄想、幻覺或干擾行為等症狀,不少患者因此常和親友、鄰居、陌生人產生衝突,甚至產生法律糾紛。

為了提高早期診斷失智症的機會,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十大警訊供大家參考,包括記憶力變差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個性改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只要身邊有長輩符合上述十大警訊時,就應提高警覺,儘速陪同至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專業協助。

此外,李怡萱醫師強調,由於失智症的診斷有賴詳細的病史收集,因此親友所提供的資訊對診斷相當重要,另外還有相關血液學檢查、神經影像學檢查、認知功能評估與規則的追蹤也都是重要關鍵,需仔細評估後才能確診。

如何預防失智症?李怡萱醫師建議民眾,應終身參與健康益智的休閒活動、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人際網絡,並採用地中海飲食(多攝取深海魚類、蔬果、橄欖油等)、遠離菸酒與毒品、避免肥胖或過重,如此便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39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wikihow) 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鐘頭就夠了,為什麼有人要睡七、八個鐘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並非我們需要那麼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五分鐘等於六個鐘頭。就這個時間的...

閱讀詳情 »

最古老的醫學書《醫心方》中記載:平安時代的貴族們在當時已經認定生薑的藥效,並當成感冒藥加以重用。專家認為生薑能溫暖身體、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虛寒症狀,對減輕體重、預防感冒等,具有非常好的功效。除此之外,生薑還可以治療失眠,你知道嗎?     1、治療失眠 如果你常常失眠,廚房中有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在台灣,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尤其好發於產後女性,但十幾年來研究卻發現,有部份基因缺陷的病人,在服用藥物治療後,只要三週,就可能會造成白血球嚴重減少,伴隨扁桃腺化膿發燒,有致命風險。 過去研究顯示,免疫抑制劑也會增加白血球低下風險,此次台大醫院與中研院合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運動與飲食控管是減肥的不二法門,「運動」更是瘦下來後,hold好身材的方法,但是到底運動前後,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不會讓自己,因為吃錯方法,最後功虧一簣? 開業診所院長林黑潮指出,飯後不要馬上運動,最好間隔1~ 2小時,原因在於,飯後若馬上運動,那時候食物才剛送進消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