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運動減肥迷思 正確觀念輕鬆瘦!

破除運動減肥迷思 正確觀念輕鬆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運動與飲食控管是減肥的不二法門,「運動」更是瘦下來後,hold好身材的方法,但是到底運動前後,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不會讓自己,因為吃錯方法,最後功虧一簣?

開業診所院長林黑潮指出,飯後不要馬上運動,最好間隔1~ 2小時,原因在於,飯後若馬上運動,那時候食物才剛送進消化道,需要比較多的血液來消化道工作,但在這時候運動,肌肉就搶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環,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等問題。

林黑潮提到,夏天那麼熱,運動時水分補充很重要,水分一定要足夠,注意電解質的補充,在運動時,盡量不要讓自己口渴,小心補充水分,才不會讓自己在運動時,因為水分攝取不足,而感到身體不適。

至於運動後該如何吃?林黑潮認為,運動後不是不能吃,而是吃了多少量才是關鍵,任何食物都可以攝取,均衡的飲食還是最重要,不是任何單一的食物,對於運動後是絕對必要的,但如果想要藉著運動長肌肉,運動後的飲食,蛋白質的比例可增加。運動後可以吃,又想要得到減肥的效果,「量」的控管很重要,高油脂的食物經該盡量避免。

許多人常有「運動後越慢吃,吸收越慢,越不容易胖」的迷思,林黑潮強調,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運動後吃東西造成肥胖,和食物種類與總量最有關係。在適量的食物前提下,運動後「越快吃越不會胖!」因為那時候的肌肉血液循環最好,反而脂肪跟器官的血液循環是比較差,所以營養吸收後,被分配到肌肉的養分最多,被分配到脂肪的養分是最少的,所以最不容易堆積脂肪。

以同樣攝取200大卡比喻,當攝取量相同時,當然是越快吃越好,前提還是要「適量」,讓飲食與運動達到負平衡的作用,千萬不要認為越快吃越不會胖,就忘記「量」的重要性。運動可以保護肌肉的蛋白質不會被消耗掉,在運動後,許多人會喝些豆漿、牛奶等,適時的補充蛋白質可以長肌肉,可以讓比較多的血液循環,跑到人體的肌肉,對於長肌肉會有點幫忙,減肥最忌諱得就是減到「肌肉」,才不會讓新陳代謝率掉得太快。

林黑潮指出,長肌肉的好處是,在不運動時,新陳代謝率會比較好,同樣一公斤的肌肉,一天可以消耗12大卡的熱量,但若是脂肪只能消耗4大卡,即使在休息狀態,肌肉也會提供比較好的新陳代謝。

林黑潮提醒,天底下沒有不動又隨便吃就會瘦的方法,減肥最終還是要靠飲食的控管、運動,因此,盡可能每天安排30分鐘的肌肉運動時間,秉持著「多走多站、少坐少躺」的原則,才能讓自己順利打敗脂肪大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23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只開藥沒衛教 自行停藥更惡化王太太在10年前被診斷有輕微糖尿病,但那年醫師只開藥卻沒有給予衛教,她因服藥後反而容易肚子餓,體重也愈來愈胖,於是自行停藥也不就醫。直到她從媒體獲悉健保有「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就醫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9%,眼底也有重度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64歲羅姓女患者去年2月車禍導致頭頸部外傷,核磁共振證實多節頸椎椎間盤突出,持續復健九個多月,雖然頸部疼痛有所減輕,但關節活動度受限,頸部無法左右轉,必須連同上半身一起轉向;同時也常發生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及記憶力退化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睡眠。透過針灸治療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服用降血壓藥沒效王小偉29歲,今年博士班畢業後,順利錄取了科學園區內薪水不錯的工作,家人都很替他高興。不過就職前的員工體檢,卻發現他有高血壓的情形,收縮壓高達160mHg,回家量測甚至偶爾會超過180mmHg。公司希望他趕快就醫以免身體狀況無法負荷,但在吃了一陣子血壓藥...

閱讀詳情 »

腹痛,胃痙攣,肩頸痠痛,皮膚問題,心情煩躁,在這兩天缺乏運動而且有便秘的情況,如果出現以上各種不適的症狀,你可能有運動量不足的問題。現代人常因為上班時間久坐不動,休息時也沒有運動的習慣,造成腸胃蠕動減弱。忙碌的生活加上長期缺乏運動,持續累積下來的廢物堆積在腸道裡,進而導致便秘。今天妞編輯要介紹幾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