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再肩頸卡卡 中醫「針」有效

不再肩頸卡卡 中醫「針」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64歲羅姓女患者去年2月車禍導致頭頸部外傷,核磁共振證實多節頸椎椎間盤突出,持續復健九個多月,雖然頸部疼痛有所減輕,但關節活動度受限,頸部無法左右轉,必須連同上半身一起轉向;同時也常發生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及記憶力退化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睡眠。

透過針灸治療  頭轉左右都輕鬆

去年11月經友人介紹至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門診求診。患者接受第一次針灸治療後頸部即可以小幅度左右轉動,疼痛感也減輕許多,歷經約半年時間,每周固定兩次針灸及配合藥物治療,不但頸部疼痛已改善,睡眠品質也穩定。現在向左看、向右轉都不是問題了,讓患者恢復到受傷前的生活品質。

女性家務繁重太操勞  全身常見硬梆梆

童綜合醫院中醫科蘇永玄醫師表示,除了外傷導致的肩頸問題外,大多數到門診治療肩頸痠痛問題的患者,都是因為生活步調緊湊、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因素所引起;尤其以女性居多,因為舉凡烹煮、洗衣、打掃等動作,皆為長時間不斷重複相同動作或維持固定動作,無一不使用到肩頸的肌群,長時間下來,乳酸及發炎物質會堆積,身體自然會覺得酸、痛、脹、麻,時而感到無力。

經絡全身通 一處阻塞全身痛

從經絡的角度來看,肩頸與頭面部的經絡是有相關的,因此當肩頸痠痛阻礙了經絡的正常運行,也可能出現頭痛頭暈、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出現耳鳴耳塞、顏面抽痛等症狀,進而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

蘇永玄醫師指出,在門診另一個經常被詢問的問題為「手麻是不是壓到神經了」;其實上臂麻痛不一定是單純頸椎問題引起,還有肩胛骨周圍的肌群(如大家熟知的膏肓)也可能造成手麻痛,甚至胸部肌群等部位因各種原因導致氣血瘀滯,進而影響經絡的運行也一樣會造成手痠麻痛的症狀。

針灸治療為主  藥膳補帖為輔

所謂「久病必有瘀」,長時間肩頸肌肉緊繃痠痛的民眾可在其患處觸摸到筋結,這是一種肌肉缺乏彈性、不正常收縮的現象,這類筋結可視為氣滯血瘀的一種;因此活血化瘀藥物的調理是有其必要,如乳香、沒藥、紅花、丹參,薑黃。倘若阻滯了經絡的運行造成上臂痠麻痛,可酌加伸筋草、絲瓜絡、威靈仙、木瓜、 桑枝等,幫助舒經活絡。

除此之外,建議還可配合物理性治療,如熱敷、電療、刮痧、拔罐或針灸,整體治療效果會更好。針灸可局部取穴,如風池風府、華陀夾脊、肩井、大椎等;或配合遠端取穴可用陽陵泉、後溪、中渚、曲池、合谷等穴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但多數人常認為中老人較容易發生,而兒童癌症的症狀發生時,卻常常被忽略,進而造成延誤就醫的情形發生。醫師指出,兒童癌症9大徵兆,包括不明原因的發燒逾2星期、長時間頭痛、嘔吐、抽搐、身上出現莫名紫斑,淋巴腺腫大以及出現異常腫塊等,都應盡速就醫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市衛生局今日宣布,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台北市政府中庭、花博公園台北悠活村銀髮資源服務中心,及公務人員訓練處等15處,正式啟用「健康便利站」,民眾使用台北卡或悠遊卡,就能量測血壓、血氧、體溫、身高及體重等,並可建立專屬個人的雲端健康管理帳戶,方便自我管理健康。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廣東省又新增1例H7N9流感病例!疾病管制署指出,昨晚再度與中國大陸衛生單位確認廣東省新增1例H7N9流感確診病例,個案為廣東省深圳市人,31歲男性,無明確活禽接觸史,去年12月30日發病,今年1月3日在寶安區人民醫院收住入院,已投予克流感治療,目前患者病情穩定。疾管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這幾個月入冬以來,天氣變化大,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讓抵抗力較弱的小朋友中標感冒!然而,小兒科醫師指出,這次流感季來的較晚,不少家長警覺性也降低許多,從去年10月到現在,幼童施打流感疫苗的比例相對於前年下降了3-4成左右,提醒家有幼童的父母,盡快帶孩子前往施打,切勿掉以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