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性打針回春?睪酮素療法可能讓你中風 | 健康達人網

 

中年男性為了日漸衰弱的身體與性能力,往往會尋求睪固酮補充療法,以重新得到活力,甚至是性生活的自信心。不過歐美醫界對這項療法仍存著相當爭議,一方面是因為它可能引發多種疾病,另一方面,這種療法是否有效,其實還存在疑問。尤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在 6 月宣佈相關產品必須加上「可能導致靜脈血塊」的警語後,睪固酮療法面臨更多質疑。

睪固酮療法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睪固酮會影響製造精子、性能力、肌肉強度、骨密度與紅血球的製造,但會隨著年齡而逐漸減少;一種叫做「性腺功能低下症」的疾病,則是睪固酮缺乏造成身體毛髮減少、精子數不足及降低性欲,在 40 歲以上男性中大約有 2% 至 3% 會發生,它的症狀包括性欲降低、勃起障礙、疲勞、肌肉流失與無力、體脂肪增加、睡眠障礙、缺乏動機、毛髮減少等。澳洲阿德雷得大學 (University of Adelaide) 醫學院教授 Gary Wittert 指出,這些症狀也有可能來自其他疾病,例如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跟睪固酮高低沒有必然關係。他還表示,也有人是沒有症狀的,或者說,出現症狀時每個人體內含量多寡也是不一定的,沒有一致標準。

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老年病學教授 Robert Schwarts 表示,雖然面對這項疾病可以用睪固酮治療,但多項研究都指出可能的潛在危險。一項在 2010 年由美國國家衛生院 (NIH) 贊助的研究中指出,年長男性使用睪固酮後,會有較高罹患心臟病、中風與高血壓的機率,Wittert 指出,這項研究甚至因為使用睪固酮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研究提早結束。

波士頓哈佛醫學院內分泌科教授 Thomas Storer 表示,睪固酮有助維持體內紅血球數量穩定,因此,如果透過補充睪固酮,紅血球數量會大量提昇,讓血液變得黏稠,進而造成心臟負擔,如果心臟沒有辦法夠快地讓血液保持正常循環,就會發生心臟衰竭或心臟病。

男性打針回春?睪酮素療法可能讓你中風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El Gabo" – Davide Gabino/Flickr, CC BY-NC-SA

睪固酮低下跟慢性病有關

相對地,也有研究指出問題根源跟年齡的關係恐怕不大。Wittert 表示,他自己的研究與刊登在歐洲內分泌學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的一篇論文,都指出睪固酮低下跟年齡不是確切相關,反倒跟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肥胖與憂鬱有關。同一本期刊的另一項研究,以肥胖的男性為例,睪固酮低下增加之後得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同時也發現,當他們體重減輕後,睪固酮水準也回升。

相關的研究仍在繼續。NIH 便挹注在研究睪固酮療法是否能幫助年長男性在性、體能與認知功能上面能體驗到進步的空間,以及對於心臟會有什麼影響。

需做謹慎風險評估

Schwartz 提到也有很多男性,可能僅僅是因為打高爾夫球時發現揮桿有些無力,因此就想補充睪固酮以「預防」些什麼。他認為如此做最重要的應該是好處大於壞處的風險評估,而且要與醫師討論,並重視個人過往健康史的影響,畢竟他個人也很難肯定對於這些人來說究竟會有什麼副作用產生。他也認為,與其擁有大肌肉,他更重視的是這項療法是否有助人體機能維持,例如,僅僅只是順利地爬樓梯,而這方面的有效證據還太少。

Wittert 則認為,良好生活習慣讓體重減輕,也讓睪固酮含量回升,並能預防各種疾病,比起打針吃藥更有益健康。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來上一口超商美食、熱騰騰的芋頭粥,竟可能把塑膠膜的化學物質一起吃下肚!食藥署今(13)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其中7-11超商販售的「阿發師芋頭瘦肉粥」自日本進口的膠膜,竟通不過食藥署的溶出試驗,在模擬油脂的環境下,有42ppm的雜質溶出,超出合格標準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洗腎人口已超過9萬人,值得注意的是,約有半數洗腎病患是因為心管疾病奪命,其中又以心臟衰竭為重要殺手之一。台北榮總今(1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成功研發出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可以在病患洗腎的當下即時收集數據,甚至進一步預判並警示心臟衰竭發生機率,準確度高達90...

閱讀詳情 »

私密處保養因屬個人隱私,許多人是透過網路方式獲取私密處保養相關資訊,但其實網路訊息有時似是而非,反而會讓自己陷入迷思而不自知。大樹藥局歐宗融藥師說明,其實不少女性對於私密處清潔甚至衛生棉都有錯誤的觀念,如果發現私密處反覆感染,卻一直無法改善,就有可能是因為私密處保養錯誤觀念造成,因此若在私密處保養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轉眼又快到5月報稅季了,如何聰明報稅、省下荷包?健保費申報小攻略一定要知道!健保署提醒,民眾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若選擇採用列舉扣除額結算方式,去年度的健保費和補充保險費都可以全額列舉扣除,不受全年2萬4千元保險費扣除額上限限制。 其他保險及商業保險皆有2萬4千元保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