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心」警訊! 心臟病風險越高越易肩痛

當「心」警訊! 心臟病風險越高越易肩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天到晚肩膀痠痛,可能不只是疲勞、肌肉使用過度造成。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心臟病高風險群族較容易產生肩膀疼痛、旋轉肌受損等問題。

研究作者家庭與預防醫學科教授克爾特‧赫格曼指出,一個人常有肩膀旋轉肌毛病,可能是一項警訊,代表身體或許還有其他問題,這些人應該檢視一下自己的心臟病風險因子,並好好維護心血管健康。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心臟病高風險族群 常出現肌肉、骨骼疾病
當重複承受壓力,肩膀關節、肌肉與肌腱便容易受傷,像棒球投手,每天可能要練習投球一百次,這就可能造成傷害。除了反覆壓力,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肩膀出問題。過去研究發現,心臟病風險較高族群,也較常出現腕隧道症候群、阿基里斯肌腱炎、網球肘等肌肉與骨骼疾病。

三高等風險因子越多 越容易產生肩膀問題
在這次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肩膀病痛也與心臟病風險有關聯。參與研究民眾越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臟病風險因子,越容易有肩膀問題。若有嚴重、多種心臟病風險因子,出現肩關節疼痛機率是沒有心臟病風險因子者的4.6倍,這些人肩膀出現第二種病痛的機率也高出近6倍之多。心臟病風險因子若屬於中等程度,出現肩膀問題機率會降為一般人的1.5到3倍。這代表心臟病風險與肩膀問題有關連性,不過研究人員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才能證明兩者間的因果關係。

研究作者認為,控制血壓或其他心臟病風險因子,或許可以幫助減緩肩痛不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但面對疫情防範與治療,台北榮總不敢怠慢,日前就收治一名七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緊急送至負壓隔離加護病房後,隔日就採以葉克膜治療,經醫療團隊共同協力照護下,順利將病患從鬼門關拉回來,且獲得疾管署同意解除隔離,目前目前正進行後續治療與復健。透過葉克...

閱讀詳情 »

【文/EBC東森電視新聞】不少男性都有DIY的習慣,不過這件事情需要適量,一直做的話反會傷害身體,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就分享自己遇到的經歷,1名男子沉迷於DIY的爽感中,導致下體紅腫流血送急診,最後更搞到自己腎功能變差,讓醫生相當無奈。 東森節目《醫師好辣》日前請來醫師大談「傷身地雷」,分享自己遇過的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勤洗手和使用75%酒精消毒水,已成為疫情期間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大門診出現許多手部乾癢、粗糙、甚至龜裂困擾的病人。疫情當前,該如何適當的保護雙手?現在跟著衛福部樂生療養院家醫科林昀嬃醫師一起檢視一下吧!最佳保濕時間 洗完手和睡覺前兩個關鍵時間是使用護手霜效益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醫療人工智慧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界對於應用的期許,在於未來如何更有效的掌握醫療大數據,創造多元而有價值的照護體系。陽明大學與華碩昨(19)日共同宣布攜手成立「華陽計畫」進行產學合作,啟動AI for Medical實習生、博士生專案,由華碩AICS頂尖業師親授AI大師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