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謹記「排除增加」 腎功能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受到國人飲食西化的影響,痛風人口逐年增加,且年齡層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從以往5、60歲下降到3、40歲,甚至還有民眾20歲就罹患痛風。營養師建議,痛風患者應謹記「排除增加」的原則,排除尿酸、增加腎功能和身體的抗氧化力,如此就能減少痛風發作的機率。

詹恩慈營養師表示,痛風是一種因普林代謝障礙,造成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在關節膜或肌腱等軟組織裡形成針狀結晶;一般發作部位在大拇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處。

不過,詹恩慈指出,高尿酸血症雖是引起痛風的主因,但並非尿酸過高就會罹患痛風,也不是所有的痛風患者尿酸都偏高,痛風主要還是和每個人的耐受程度有關。如何預防?詹恩慈呼籲,除了發作期應避免攝取過多高普林的食物以外,平時民眾應謹記「排除增加」的原則。

詹恩慈解釋,人體尿酸有三分之一從糞便排出,剩下三分之二則由尿液排出體外;而腎功能不好會影響排尿,間接造成尿酸堆積體內,一旦堆積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造成痛風。因此,預防痛風除了可靠多喝水、茶或咖啡因等來幫助利尿以外,也應增加腎功能和抗氧化力。

詹恩慈進一步說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又不正常,容易影響腸胃道功能,造成胃老化、胃酸分泌不夠。而胃酸除了可以幫助消化以外,在人體內還具有殺菌功能;因此,若胃酸分泌不夠,身體氧化壓力就會變大,間接造成尿酸囤積體內引起痛風。

因此,詹恩慈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攝取蔬果,特別是代謝後會轉變成鹼性的柑橘類水果,可幫助體內抗氧化力,減少自由基等老化因素的產生。而木瓜酵素可幫助消化,利於尿酸排出體外;維他命則有助於抗氧化,都是預防痛風的良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10~15公斤,身體負擔變大;走路時,雙腿、腳部壓力也增加不少。不只腳部支撐壓力增加,從脊椎、後下背及下肢結構也會改變,此時身體更需要穩定的支撐與保護,才可以「比較」正常地行走或站立。然而,懷孕後期嚴重水腫,也會使得雙腳無法穿下原本習慣的鞋。一雙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許多民眾大部分的時間待在冷氣房內,除了皮膚乾燥之外,眼睛也因長時間盯著螢幕而感到吃力、紅腫或癢,當眼球不夠滋潤時,淚水容易蒸發,許多民眾會自備眼藥水,當發生乾癢症狀時,就自行點眼藥水來滋潤眼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醫師林純如表示,頻繁點人工淚液可能會傷害角膜細胞。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越來越多女性會運用月事APP軟體掌握月經週期外,也能掌握安全期,更藉以預測排卵日及最佳受孕期,當成受孕或避孕參考;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王淑秋指出,但臨床上仍有不少不孕患者,就診後才發現自己過度仰賴APP軟體,反錯過排卵日,遲遲等不到懷孕好消息。 月經週期規律 用AP...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有很多疾病會造成股骨頭壞死,而且股骨頭壞死最終會導致無法行走,西醫通常都以人工關節置換來治療;然而,中醫對於股骨頭壞死也有一套治療方法,及早接受診治,可以修復壞死的股骨頭,避免走向置換人工關節一途。 外傷、酗酒、風濕病、潛水病等引起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發病率很高,為常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