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是吃出來的!5種飲食壞習慣讓胃癌“纏”上你

癌症是吃出來的!5種飲食壞習慣讓胃癌“纏”上你

你相信嗎?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大約40%是吃出來的,此話並非危言聳聽。最新研究數據表明,人類的癌症80%-90%是自己招惹的,其中45%與飲食、營養因素有關,35%由菸酒引起,10%是因為空氣污染與水污染所致。

健康專家表示,目前的臨床觀察表明,胃癌的發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與生活習慣、飲食種類、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精神因素有關,也與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異形增生、手術後殘胃以及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有關,單個危險因素不足以誘發癌變。


1、吃得過飽

我們的先輩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吃得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帝內經》裡面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一次吃很多東西,首先損傷的是我們自己的腸胃。中醫古書《濟生方》也指出:“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癥瘕。”從古人的經驗看,飲食過量就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間久了,生病得癌也無法避免。


2、少吃蔬果

膳食講究平衡,蔬菜水果是我們日常膳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如果平時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就增加了患癌的風險性。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紅肉和熟肉製品分別使結腸癌危險增加29%和50%。


3、吃得過快

吃東西狼吞虎咽彷彿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上班族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好像只是為了簡單的身體需要,所以,吃飯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飯快,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


4、吃滾燙的食物

臨床中,醫生髮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症患者,特別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東西。諮詢一位被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飲食情況,發現他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就是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他中年發病。


5、飲酒過多超量

從保健方面講,適量飲酒能興奮神經,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有提神醒腦、舒筋活血的生理功能,可以鬆弛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增進食慾,有利於睡眠。最近,國外的研究分析顯示,每日飲酒少於20克,可使冠心病風險降低20%,在糖尿病、高血壓、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也得到同樣結果。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台灣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男性攝護腺的問題為預防醫學的重要議題。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十大男性癌症發生率為:大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膀胱以及淋巴癌。攝護腺癌的排名順序近年來逐年往前,目前已是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五位。 傳統開腹手術有相當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可別小看骨鬆,嚴重骨折恐送命!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骨鬆患者一旦發生髖骨骨折,長期臥床喪失行動能力,高達20至25%的機率會在一年內死亡。專家建議,日常多吃乳製品補鈣、每天負重運動,以及拒菸、少喝咖啡及熬夜,遠離不良生活降低骨鬆發生率。 女性骨鬆風險高一倍 根據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被列為十大死因,尤其天氣變化大時,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恐增加;基隆七堵區衛生所主任范成鎧指出,包括高血壓、高血壓和高血脂是埋下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因子,該地區25歲以上民眾,約有七成患有三高中至少一項疾病,不得輕忽嚴重性。 三高患者注意天氣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千萬別放任攝護腺肥大的傷害,病況嚴重時,恐有洗腎危機!就有一名七十二歲男子出現攝護腺肥大,但卻不敢做手術,結果攝護腺肥大竟擠壓到膀胱,造成膀胱壁肥厚,變成神經性膀胱,並影響到腎臟,出現腎水腫及產生尿毒,而有洗腎風險。泌尿科醫師提醒,目前已有第三代綠光雷射氣化切除術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