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淚流不停 乾眼症恐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乾眼症就是想哭但眼淚卻流不出來?電腦、電視、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現代人「目不暇給」,眼睛愈來愈忙碌、用眼過度的結果,就是乾眼症盛行率逐年增加,且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眼科醫師強調,乾眼症的症狀並非沒有眼淚,相反的,部分患者反而會有瘋狂掉淚的情形。

乾眼症是門診常見的疾病之一。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葉威毅表示,傳統造成乾眼症的原因主要是年齡和免疫系統不良所致。因為淚水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婦女較容易發生;某些乾眼症則是和免疫系統有關,像是有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就常常會有口乾或眼睛乾的症狀。

但近年來,科技進步神速,滿街跑的低頭族,讓乾眼症的發生不再只是因年齡和免疫系統所致,愈來愈多用眼過度的民眾因此罹患乾眼症,以往40歲以上才容易罹患的疾病,竟然下降到20歲,甚至有高中生因沉迷於電動遊戲而罹患乾眼症。

為何乾眼症反而會狂掉眼淚?葉威毅醫師解釋,健康的眼睛表面有一層非常平滑清靜的淚膜,主要由油脂層、水層、黏液層三種成分所組成。但乾眼症患者因淚膜中的油脂、水、 黏液三種成份不平衡,導致眼睛因乾燥而刺激淚腺分泌,反而流淚流不停。

治療上,醫師會依患者情形,而給予內科療法或外科治療。症狀輕微者可靠人工淚液、自體血清或抗生素治療,上述治療無效或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則可透過淚小管填塞或眼瞼縫合術,減少淚液流出,避免進一步惡化。患者也應遵照醫師囑咐,多喝水、少熬夜、避免用眼過度,每隔半小時眨眨眼睛,讓雙眼休息一下,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全面杜絕乾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3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舒緩,進入後疫情時代,但面對防疫仍不能鬆懈,臺北榮民總醫院也善用資訊系統的力量,快速開發資訊系統,有效達到防疫效果。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曾基指出,儘管臨床工作緊繃,院內同仁仍持續針對疫情進行研究,發表論文數量已領先全臺,並彙整臺灣新冠肺炎研究論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負面情緒反應太過激烈,往往最容易因此猝發心血管疾病而有生命危險。中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余松年開發一個具生物回饋訓練功能的「即時情緒辨識系統」,能應用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居家日常照護,準確度超過八成,目前正和高醫大合作。負面情緒沒察覺 血壓飆升增危險性國外研究發現,近9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進入後防疫後期,除了響應新生活運動,防癌新生活也刻不容緩,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主要因人口老化加上不健康生活型態,導致罹癌人數有逐漸增加趨勢,其中大腸癌、肝癌以及肺癌為十大癌症發生率的前三位,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牛奶所提供的醣類和蛋白質,不僅能維持良好的健康,更能補充體能,尤其像是棒球選手更可透過牛奶補充所需的蛋白質; 「世界牛奶日」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就邀請職棒選手林智勝一同分享攝取牛奶的好處,並教民眾利用乳製品,做出美味又營養的輕食和飲品。牛奶富含鈣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