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起床時間影響你的人格特質

研究:起床時間影響你的人格特質

不管你是喜歡早睡早起的晨起人,還是熬夜到天明的夜貓族,睡眠習慣都會影響你的個性與生活品質,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y of Barcelona)最新公布的研究,指出這兩種人的差異。

喜歡早睡早起的人對於疲勞、沮喪與困難較能抵抗,遇到困境時較能調適,不會轉變為焦慮或消沉的情緒,對於生活滿意度較高,藥物濫用的機會也較小;另一方面,習慣半夜活動的人往往較鋪張,個性喜怒無常、衝動、喜歡新奇的事物與探索未知的世界,但他們更容易失眠,也受過動症所苦,容易有成癮行為,並具有反社會傾向,甚至較容易有自殺的傾向。

這項研究調查西班牙兩間大學共 700 位心理學系的學生,年齡從 18~32 歲,女性略多於男性。有兩種原因說明這樣的差異,其中一個是基因,在決定晝夜節律上扮演關鍵角色,能調解生理時鐘決定睡眠時間。

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社會時差」(social jet lag),因為人們從小接受社會的主要運作是介於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但這些夜貓子沒有辦法應付,必須開發另一種行為模式,以適應這種時間,在過程中,很可能就會往抑鬱及焦慮的症狀發展,而女性又比男性更容易罹患。

雖然研究結果指出夜貓子情緒上較容易受影響,但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巴羅尼博士(Argelinda Baroni)表示,這些晚睡的人大多是有創造力的,他們比早睡的人較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追求新知等。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讓不同晝夜模式的病人接受不同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2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能挽回一個個幸福的家庭,我何其有幸呀!」46歲的志工張淑媛,擔任志工超過10年,利用下班後的小夜班時段,在醫院急診室服務,從死神手中搶回4個寶貴生命,獲頒新北市衛生保健績優志工特殊貢獻獎。 無私奉獻展開志工生涯 張淑媛說,民國94年在淡水馬偕急診室看到亟需志工的招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34歲的黃太太產前檢查發現,胎兒右側腎臟水腫,出生後確診是腎盂輸尿管間狹窄,尿液無法正常排出,腎臟腫成3倍大,面臨腎衰竭的致命危機;台北慈濟醫院透過迷你微創手術,切開狹窄輸尿管,成功縫合於腎盂,讓1.5個月的黃小弟排尿順暢,也創下國內最年幼輸尿管狹窄患者的搶救紀錄。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90歲的郭奶奶5年前發現不管怎麼活動都會喘,以為是肺部出問題,但求診多時卻找不出病因。後來經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是「重度主動脈狹窄」,收治奶奶的臺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建議開刀,但因奶奶年事已高,害怕手術,遲遲不願接受手術。 一直到了今年,奶奶發現情況越來越不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五十三歲的關先生,是森林管理員,幾乎日日都在森林中健走,某日左下肢開始有發麻無力現象,剛開始以為是走太多路而不以為意,直到走樓梯整個人跌倒二三次,就醫診斷才發現,脊椎竟有兩處腫瘤。黃國烽醫師表示,脊椎腫瘤的發生率是十萬分之四,而有百分之七十為良性。因為長得很慢,所以一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