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醫美亂象 業界紛對醫師法規輔導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日前台大外科醫師甫從醫美診所返回醫界,他的回歸也顯現了光鮮亮麗的美容醫學與五大科所面臨的醫糾風險其實不相上下。為解決頻傳的醫美亂象,政府近期陸續加強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醫美違法廣告檢舉等行動,而業界也紛紛專對醫療產業第一線人員-醫師,進行相關法規的輔導課程,加強醫病關係的溝通。

今(10)日北醫醫務管理協會與耀聖資訊科技公司合辦醫美評鑑與廣告座談會中,集邀相關專家與基層醫療服務單位的醫師共同研討。與會專家指出,對於醫美,患者的期待值多半比一般醫療行為高,就醫風險意識較低,連帶使機構端廣告需求高、技術發展多且快速,因此收費項目五花八門、誇大不實的廣告頻繁。若未經過充分溝通,往往衍伸出可能風險未充分告知、麻醉爭議、患者不清楚儀器設備是否合格等問題。

民眾對於醫療行為最基本的要求是資訊透明!衛生署於年初委託醫策會辦理「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自主管理,認證類別分為侵入性美容手術的粉紅色標章,及低侵入性光電治療或針劑注射治療的綠色標章。但因為目前無法規強制限制,採自主制度,執行成果有待觀察。

此外,因為坊間大量的醫美廣告,民眾對醫美行為較缺乏風險意識。與會專家指出,現行的政府醫療廣告管理原則採正面表列容許及禁止刊登項目,事後追懲。一般常規醫療機構不常見違規廣告,但醫美廣告,尤其網路常見疑似跨大不實的資訊內容,例如國內首例、唯一、第一例、最大、診治病例最多、全國或全世界第幾台儀器、最專業、保證、完全根治等誇大字眼,或標榜成癮藥物治療的宣傳。

與會專家說,某些廣告避重就輕地呈現如「滿意度92%」,或患者Before

and

After照片,因這類廣告不容易被認定為違規內容,民眾必須自己提高警覺。

會中專家一再呼籲,從事醫療相關服務及管理,應遵守相關法規!依醫療法規定,醫療機構若以不正當方式招攬病人,可是累犯次數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4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農曆春節是旅遊旺季,新聞媒體常提醒民眾,搭飛機或長途車要提防「經濟艙症候群」,但你可知久坐打麻將、玩牌、追劇等等,也可能引發經濟艙症候群,不可不慎。長時間久坐不動 注意深層靜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最早出現在飛機經濟艙的乘客身上,故得其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發紅包是年節假期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但香港醫師提醒,拿到紅包最好放置2周等新冠病毒沒有傳染力才能打開,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台灣環境安全性很高,不用太擔心;但面對新冠病毒持續傳出變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說,自己寧可相信有流感化趨勢。 張上淳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與美國莫德納(Moderna)公司簽約,購買505萬劑新冠疫苗,預計最快第2季下旬開始供貨,保護力預估可以能有94%,同時指揮中心同時發布,國產疫苗與一間公司完成預先,估計採購500萬劑,另一間也正在洽談,同樣估計採購500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發布,新增2名新冠境外移入患者,分別是第935例由緬甸入境,與第936例由印尼入境,第935例曾經在緬甸確診住院治療一度好轉,但馬上病情加重再度就醫陷入重症,搭乘醫療專機回台,指揮中心研判應該是病況加重,2度感染機會不大。 緬甸境外移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