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米粉原料竟是玉米澱粉 衛生署將加強查緝

米粉居然不是米做的,而是價格低廉的玉米澱粉!消基會公布米粉抽驗報告,發現高達九成的市售米粉含米量過低,在52件抽驗項目中,多達39件含米量低於20%,有欺騙消費者之虞。

對此,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市售包裝米粉應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詳實標示,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市售包裝米粉屬於米及玉米澱粉或小麥澱粉等原料製得的產品,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內容物為二種或二種以上時,必須依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標示。

市售包裝「米粉」如宣稱為「純米」粉或「純米製作」,內容物應含有米,如經查獲以澱粉取代純米製造,則屬標示不實,涉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9條規定。

基於保障消費者權益及食品衛生安全,食藥局將要求衛生機關查明市售包裝米粉標示情形,如查獲標示不實,將依法進行處辦。消費者選購市售包裝食品時,應看清楚標示資訊,不買標示不完整或標示不明等產品,來保障自身權益。

消基會在去年12月29日到今年1月14日,前往中北部地區主要大賣場、超市、生機店、農會、米粉產地新竹、南投埔里與彰化芬園等,購買52件品牌包裝米粉。

抽驗發現,其中45件含米量沒有達到規定,39件含米量相當低,連20%都不到,已經構成嚴重「商品宣稱」或「廣告」等不實情形。

這次包裝米粉抽樣報告中,在含米量嚴重不足與標示不符的情形外,消基會發現,「米粉」竟然淪為「玉米澱粉麵」,在36件標示「調和米粉」樣品中,就有35件含有澱粉,幾乎都添加玉米澱粉。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2013/01/29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863

 

米粉原料竟是玉米澱粉 衛生署將加強查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資料,106年臺北市癌症登記申報人數為1萬2,973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十萬人285.4人低於全國305.4人,較105年增加7.3人,但增幅仍低於全國,其中北市大腸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不僅低於全國平均,亦為六都最低,並呈現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3歲的王阿姨,一年前因右上的牙齒痛,牙醫幫她抽神經後就不痛了,而兩個月前又突然覺得牙齦脹痛,吃止痛藥後也得到緩解,但這次牙齦突然跑出一塊東西,讓她很擔心,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其牙齒神經管內還有殘餘的細菌且牙齒蛀牙,造成細菌跟著口水再跑進神經管,進而擴散到牙根外的顎骨,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父母為孩子擔心的事情五花八門,怕孩子長不高就是其中之一。影響長高的因素有很多,先天仰賴遺傳基因,後天則靠飲食、運動及睡眠等方面著手。網路可搜尋到預測孩子身高的計算公式,大多是由父母的身高去推算;然而,打破這些算式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因此身高不高的爸媽們可不必太過擔心。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持續延燒中,雖然台灣疫情相對穩定,但仍有不少民眾擔心遭受感染而盡量避免到醫院就診,而這也成為部分乳癌病友延誤就醫、延誤回診追蹤的理由。台大醫院新竹分院 7C 血液腫瘤科病房暨安寧病房黃柏翔主任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乳癌病友難免感到焦慮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