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路瘋傳 生魚片不新鮮 小心寄生蟲

網路瘋傳 生魚片不新鮮 小心寄生蟲

相信大家都嚐過"生魚片",大家對它絕對不陌生。生魚片是日本料理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道佳餚。既然生魚片是吃生的,想必大家對生魚片"新鮮"的標準是一樣嚴格把關。講到新鮮,現撈的是不是一定比冷凍的好?是不是只要當下夠新鮮,是不是淡水魚也可以做成生魚片?愛吃生魚片又擔心有寄生蟲,沾多用一點芥末就能達到殺菌效果?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活宰就是新鮮?

 首先要打破大家對新鮮的觀念,並不是當下活捉宰殺就叫"新鮮",其實生肉含有許多微生物(例:病毒、細菌、寄生蟲),一般料理要達到殺菌效果就是"烹煮"。基本上高溫加熱可以殺死95%以上的微生物。

 

※現撈的是不是一定比冷凍的好?

日本人和台灣人都不愛吃冷凍太久的生魚片,覺得解凍過程破壞了生魚片的油脂和口感。曾經有則新聞,一位先生在市場買了條新鮮的魚,自己在家做生魚片,結果身體不適送醫院,就是因為這條魚沒有經過急速冷凍。魚類身上的寄生蟲,99%都是由超低溫冷凍殺死的,吃冷凍的其實比吃現撈的安全。要避免把生魚片當中的寄生蟲吃下肚,最好的方式就是急速冷凍。

 

※沾芥末能殺死生魚片上的微生物?

 一般人吃生魚片都會沾點哇沙米(山葵、芥末),說是可以殺菌。事實上,山葵所含的芥子油成分,本是用於驅除它自身葉片上的害蟲,當害蟲咬它的葉子時,它就會分泌芥子油,但這無法消滅病原菌,因此殺菌效果當然不如預期。更別提市面上許多哇沙米根本是用澱粉加芥子油攪拌而成,除了會破壞生魚片的味道之外,完全無法殺菌,講提味倒是真的。

 

※食用生魚片造成疾病上身

生魚片最常見的寄生蟲是“安尼線蟲”,如果生食或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海洋魚類,安尼線蟲的幼蟲就會進入我們腸胃的黏膜,引起發炎反應,接著出現噁心、嘔吐、胃痛等症狀,還會刺激喉嚨,引起咳嗽。這種蟲可在人體中持續吸收養分,長大終老,當蟲死亡之後,會慢慢順著肝臟移轉到膽道,產生結石,也可能造成肝臟硬化,而死亡的蟲體還會成為導致某些過敏反應的過敏原。

 

※淡水魚適合做生魚片嗎?

 基本上海水屬高鹽,寄生蟲比較難生存在海洋(能感染人類的海洋寄生蟲就熟知的海獸胃線蟲),但淡水環境就比較適合寄生蟲生長(能感染人類的寄生蟲很多),所以比較不建議生吃淡水魚生魚片。

 網路瘋傳 生魚片不新鮮 小心寄生蟲

(上圖為海獸胃腺蟲)

 網路瘋傳 生魚片不新鮮 小心寄生蟲

(上圖為寄生蟲生活史)

生魚片很好吃,但不宜過量,一次吃幾片就可以了。比較要注意的是,癌症病患、免疫疾病患者、關節炎患者、腎炎患者,以及三歲以下兒童、八十歲以上老人,都不宜吃生魚片。至於孕婦,需小心不要吃到含重金屬的魚種才行。

 

 

參考資料: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馬羿縉報導)1名23歲年輕媽媽,孩子出生一個多月卻常常哭鬧不止,儘管餵飽也換過尿布,孩子卻仍常常哭鬧,甚至婆婆一度去寺廟求符壓驚,但現象仍遲遲未改善,直到這名媽媽向衛生所護理師尋求意見時,才發現原來是寶寶脹氣惹禍。通常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消化道尚未發育完全,加上胃容量小、噴門較鬆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工時長、沒時間運動,心臟病恐提早報到!據統計,國內25至44歲青壯族群,罹患心臟疾病死亡率近10年內增加3成,心臟病有年輕化趨勢。最新調查更發現,8成青壯族群每天工作超時、沒有運動習慣,恐肥胖、加速血管老化,罹患心臟病風險增。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發表「台灣年輕人生活習慣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同高中體操隊與台大醫院合作,建立「隨隊競技物理治療」模式,由物理治療師團隊提供選手賽前熱身計畫、賽後運動按摩消除疲勞,以及解決心理因素引起的痠痛、緊急運動傷害的處置與包紮,使選手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中,奪下9面金牌的好成績。去年大同高中體操選手林冠儀練習受傷,來到台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在台灣,老年憂鬱症盛行率高達7至12%,且女性又高於男性,包括住院、罹患中風、心肌梗塞等年長者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指出,憂鬱會使患者思考呈現負向,且胃口和睡眠都不如往常,甚至常常感到悲傷、疲倦,嚴重時恐影響日常生活。造成老年憂鬱症的原因,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