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師以為話講太多 竟是乾燥症作祟

老師以為話講太多 竟是乾燥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粉筆握不住,乾脆用抓的教課。」歷史老師王女士是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手指彎曲變形無法握筆,教書時更是經常口乾舌燥,以為是上課話太多,每天狂飲3、4公升的水仍口渴,就醫才發現併發乾燥症。
王女士說,其實年輕時手腕就經常紅腫疼痛,但都不以為意,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最後手指彎曲變形,無法握筆教書只好退休,病情一度嚴重到無法拿筷吃飯,現在穿衣服也只能選套頭的。她感嘆,要是能及早發現、好好治療,或許現在生活不用如此辛苦。
收治個案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文展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自體免疫系統發生障礙,使體內滑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導致關節腫痛破壞,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尤其早上起床時特別明顯。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疾病!」蔡文展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併發症,包括乾燥症、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炎、雷諾氏症、中樞及周邊神經病變、動脈硬化、血管炎、淋巴癌等,半數患者容易併發乾燥症,罹患淋巴癌的機率更高出一般人7倍之多。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強調,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多種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風濕藥物、生物製劑及小分子標靶藥,只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病情都能穩定控制。
蔡長祐提醒患者,目前達標治療建議為「1.2.3 守則」,每月回診1次、達成2個治療目標(低度疾病活動度DAS 28 ≤ 3.2、疾病達到緩解DAS 28 < 2.6),以及用藥3個月後未達目標,應告知醫師調整用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63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日前全台疫情進入社區感染情況相當嚴峻,許多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染疫,民眾感染新冠病毒後,西醫常見施以抗生素、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除西藥治療之外,因應COVID-19疫情需要,台灣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也經由科學臨床驗證研發出「臺灣清冠1號濃縮製劑」,衛生福利部已於5月同意其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疫情期間若有發燒症狀,都會特別緊張,尤其許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幼兒發燒,家長更是緊張。王翊錞中醫師提醒,家中有幼兒的話,共食要特別注意,一些病毒是經由口水傳染,可能引發高燒,例如疱疹性齒齦炎、玫瑰疹、扁桃腺腫痛化膿等常見疾病,都可能造成發燒。家長若習慣和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自2019年底開始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與部分新冠疫苗與中風有關。兩位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北榮神經內科腦血管科主任李怡慧與北榮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紀乃方,分享照護過COVID-19患者,以及COVID-19疫苗罕見引起的腦靜脈栓塞型中風,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3歲的勇哥(化名)平時從事藍領工作,育有一雙子女的他更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某天下班回家,突然感覺雙腿無力跌坐地上,想要撐起身子發現下半身一點知覺都沒有,家人見狀後緊急將他送往急診。一開始都以為是工作上出力不慎造成脊椎受傷,沒想到經過抽血及其他相關檢查後發現,他的攝護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