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胰臟癌存活超低 新藥有給付月省 4 萬元 | 健康達人網

胰臟癌存活超低 新藥有給付月省 4 萬元 健康達人網

擠不進十大癌症排行的胰臟癌,台灣一年也有大約 1,800 名新增病患,但是一旦罹患胰臟癌,存活率卻非常低。一款 2013 年經主管機關核准通過的口服新藥,自 6/1 起已有健保給付,每月可省下近 4 萬元藥費,對於傳統打針已產生抗藥性的病患來說,還可再延長平均三至六個月生命,對於經濟能力不足以自費的患者來說,可以說有了更充裕的時間。

40年來治療胰臟癌幾無進展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楊士弘醫師表示,晚期胰臟癌平均存活期為4.5個月,僅約2成患者可存活超過一年,五年存活期僅2%,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說是「晚期」,主要原因是胰臟位處臟器深處,胰臟癌早期發生時臨床症狀不易察覺,60%患者確診時已出現轉移,此時已不宜手術治療。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務科主任趙毅指出,手術與否跟發病部位也有關係,胰臟是個狹長的臟器,頭部正好被呈現 C 型的十二指腸環繞,那裡有許多重要血管與神經,只要 2、3 公分大小腫瘤就會包覆血管,開刀很危險。

胰臟癌存活超低 新藥有給付月省 4 萬元 健康達人網
▲胰臟癌細胞如果長在胰臟頭部,會因周邊太複雜無法開刀。(圖片來源:楊士弘)

楊士弘表示,過去 40 年來治療胰臟癌幾乎沒有進展,只有 1996 年有發展出一款打針藥劑化療 Gemcitabine ,相較於乳癌、大腸癌等患病人數大的癌症治療方法發展快,都已經是 17 年前的突破了。不過 2013 年一款 TS-1 口服化療藥在 5 月完成研究報告,8月食品藥物管理署就核准使用,而本月開始健保開始給付,現在已是第一線醫師治療胰臟癌的新選擇。

胰臟癌存活超低 新藥有給付月省 4 萬元 健康達人網
▲幾種癌症五年存活率比較,胰臟癌幾無變化,是被忽視的癌症(圖片來源:楊士弘)

七天藥,病人錢只夠付三天

TS-1 一顆藥約新台幣 200 元,療程一次 6 週,平均下來自費一個月要 4 萬元,對一般人來說是很大的負擔。胰臟癌病友林俊男表示,他在診間常看到病友跟醫師討價還價,因為錢不夠,醫師要開 7 天藥,病友只能要求開 3 天,等於是原價 10,000 只能付出 4,300 元,療效當然會有折扣。

他以自己為例,指出他從 5 年前發病到現在,正好就是一個寫照,說明不是胰臟癌不是沒有希望,且現在口服藥已經有給付,所以一定要堅持下去。

新舊藥療效差不多,搭配使用

TS-1 臨床實驗結合台日兩邊的個案,趙毅就是負責台灣方面收案。他指出,根據研究報告,TS-1 與 Gemcitabine 對病患的存活期影響相同,由於治療上打針一次往往要在醫院待上一天,對病患造成不便,因此一般來講會漸漸以口服化療為首先治療策略,除非病患本身條件無法配合,例如腎功能不佳患者,仍將以 Gemcitabine 為主。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科醫師李重賓表示,除腎功能是考慮因素,如果是長者吞嚥困難也不能吃口服藥。兩種藥劑的副作用也不相同,打針會造成白血球、血小板下降,口服藥會有噁心、腹瀉、皮膚色素沉澱等問題。他表示,由於口服新藥並不是療效比打針好,且兩者在平均使用三到六個月後皆有可能產生抗藥性,因此實際運用上應該會是兩者交替使用為主。

至於胰臟癌的症狀不一定,民眾一般很難事前看出端倪,趙毅表示定期做健康檢查是必須的,45 歲以上至 65 歲每三年做一次,65 歲以上一年做一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想當初Mary剛生寶寶時,總是忙著擠奶,尤其是頭幾天醫院都會教新手媽媽如何徒手擠奶,跟著Mary一起來回味一下!  以手擠奶是最有效的擠乳方式,在擠奶前可以嘗試刺激噴乳反射,讓擠奶更容易。 1. 擠乳前的準備動作:擠乳前應徹底清潔雙手。擠乳時,選個舒適的位置站或坐著,並準備乾淨的容器靠近乳房。 2....

閱讀詳情 »

via 你有沒有過一覺醒來眼睛里莫名其妙長出了個針眼的經歷? 針眼是皮脂腺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炎症。通常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但是一般一周左右會自動消失。閱讀本文你會得知一些方法來減輕紅腫和疼痛,並且學會預防針眼的複發。 快速緩解 清洗針眼。針眼是由於灰塵,糞便以及其他殘片和細菌感染了皮脂...

閱讀詳情 »

翻拍微信下同 1988年。。英國一位母親剛剛產下了一名可愛的嬰兒,和所有母親一樣,她的第一個問題是:是男孩還是女孩? 護士沉默良久,說了三個字:不。一。定。  由於這個新生兒生殖系統發育畸形,所以很難看出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 (術語叫cloacal exstrophy 泄殖腔外翻 具體樣...

閱讀詳情 »

風災過後,不管是食材還是飲用水,甚至是環境衛生都需要多注意,以免病從口入。承俠醫林杰梁遺志的師母譚敦慈,在臉書上教大家風災後如何自保,如食材清洗、環境清掃與飲用水安全等安心小撇步。颱風過後希望大家都平安趕快回歸正常生活,也向風雨中停休的警察、消防、軍人、電力工程、醫護、環保及所有固守工作崗位的弟兄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