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脈搏快慢不一 中風機率風險恐增5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脈搏不規則,小心是心房顫動!最新研究發現,罹患心房顫動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高出2倍,中風的風險更高達5倍,甚至造成失智症。醫師指出,約有3分之1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而未診出,建議高血壓、肥胖、心臟病等高危險族群,定期至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或使用具心房顫動偵測功能的血壓計紀錄。

根據最新登載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證實,心房顫動不僅會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的2倍,且女性發生風險更高出男性1.55倍;而女性罹患心房顫動,導致中風風險則為男性的5倍,死亡率更高出2.5倍。長期追蹤也發現,初次診斷心房顫動的5年內,患者失智的機率為10.5%。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6至21%的心肌梗塞患者會發生心房顫動。根據國內的腦中風登錄統計,28.3%患者具有心房顫動病史,中風機率較正常人約高出5倍,若患者合併其他心血管疾病則風險更高。

陳龍表示,國內約有20至25萬名心房顫動患者,大約有3分之1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直到發生缺血性中風或心臟衰竭後才被診斷,症狀到確診為心房顫動而平均約延遲2.6年。

心房顫動及高血壓是造成中風的主因。陳龍強調,心房顫動症狀多元且不明顯,包括心悸、胸悶、呼吸短促、頭暈等,易與低血糖、糖尿病、貧血等疾病混淆,而最簡單辨別的徵兆,就是非常不規則的脈搏。

陳龍建議,高血壓、肥胖、瓣膜性心臟病等高危險族群,應定期至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或使用合併有心房顫動偵測功能的心房顫動電子血壓計做居家量測。

記者會上,名廚阿基師現身說法,他說,由於具有高血壓的家族病史,自從母親中風後,平時除了注重養身更養成每天量測血壓及監測是否有心房顫動,呼籲民眾一同重視及提早避免心房顫動的危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48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而有糖尿病及肥胖的病人,脂肪肝的盛行率更高達5-7成,嚴重脂肪肝可能會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然而,醫師指出,脂肪肝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必須要做好飲食控制減重與運動,才能改善脂肪肝。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賴俊宏醫師表示,有許多民眾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大統黑心油風暴持續延燒,從彰化燒到台北!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目前已回收台北市內販售的44項大統油品,約5萬8千多瓶,並將相關產品移交檢調單位;此外,負責供應學校營養午餐的19家團膳業者,都未使用大統油品,請家長放心!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早在去年10月就曾接獲民眾檢舉後,指大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日前有平面媒體報導,一名34歲的輕熟女為了追求S曲線,而到醫美診所進行溶脂手術,沒想到術後竟然造成腹部及雙腿皮鬆肉垮、凹凸不平,引發各界關注。究竟美容醫學到底該不該納入消費者保護法呢?專家指出,台灣醫美亂象,主因在於廣告過度氾濫,而非主刀醫師身上,呼籲政府應強力規範。中華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入秋早晚溫差大,許多民眾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感冒症狀。中醫師提供2招穴位按摩方式,每次按壓6秒、每次20下、每天4至5次,每天不用5分鐘就能輕鬆預防感冒,而已經感冒的民眾,則可透過穴位按摩,緩解身體不舒服的症狀。中醫師廖婉絨表示,呼吸道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若不好好保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