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腦力返老還童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對成人年來說,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或是學習如何放風箏都像是極度困難的事。但是相反的,對年輕人來說這些事似乎都相對容易很多,無論是學中文、溜冰、演算法,都不是難事。

人類的大腦中可以建構新的神經連結跟可以被環境影響的能力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神經可塑性在兒童跟青少年時期最高,因為當時的大腦還在建造,但是隨著年紀增長,機會的門就越來越窄,最後完全關閉。

過去神經科學總是相信大腦的發展是不可逆的,一但過了大腦可塑的那段日子,就很難再改變。但是現代科學家開始努力找方法,像逆轉時鐘一樣,努力想要讓人類的腦也返老還童。

他們第一個做的實驗是[絕對音感]。絕對音感是指可以獨立、不需要外界輔助就能辨認音準的能力,只有少數的人有這種能力。早期的訓練對音感很重要。據了解,六歲以前就學音樂的人可以有較佳的音感,九歲以後再學音樂就沒那麼容易學會音感了。但是科學家做過實驗,給完全沒接受過音樂訓練的成人治療躁鬱症的藥Depakote,然後再教他們音樂,結果發現吃藥後他們對於音感學習的效果良好。

但是科學家尚不能得知藥物的效果是永久還是暫時。不過這個研究給了科學家治癒其他疾病的希望。據了解有3/4成年時期的慢性精神疾病在25歲以前就有徵兆,因為青少年期不僅神經可塑性高,對於精神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對低。早期的經驗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DNA,直至成人。
腦力返老還童
但在老鼠實驗中,科學家發現幼時較少受到母親關愛的老鼠有畏懼與受壓反應,牠們的DNA也遭到永久的改變。但科學家給予這些老鼠曲古黴素(trichostatin)後,這些焦躁反應在老鼠身上都消失了。這或許暗示相同情況可能適用在人類身上,不再讓幼年時壓力造成的精神傷害延續到成年。

雖然我們無法把年幼時受的傷害泯除,但是這個研究暗示人類未來或許可以減低甚至反轉傷害給人長期的影響。無法改變過去,但是藥物或許可以改變未來。

參考資料:
Return to the Teenage Brain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深夜證實,桃園國際機場遠雄自由貿易港區內某電子廠的移工群聚一口氣又多60例、累計已有66例。人赴現場處理相關擴大篩檢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直言,源頭應該就是9日去過西堤用餐卻「沒實聯制、也沒有特別說」的案18219...

閱讀詳情 »

記者金仲達/高雄報導 長期關注聽力保健的公益團體「元健天籟列車」於1月20日參與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長期照顧中心舉辦之「2022元健天籟助聽器捐贈座談會」,除了宣導聽力保健知識,並捐贈1000台助聽器給高雄市民! 高雄民眾即日起可向「社團法人高雄市聲暉協會」索取「天籟助聽器免費兌換券」,或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園未爆彈真的爆開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下午才公布桃園新增個案中有經貿園區公司的2名移工,曾於9日在西堤用餐,卻沒有出來篩檢,直到有症狀才被發現,而晚間針對該公司上千人的最新採檢結果,一口氣竟有60人陽性,光這一家公司就累計有66例。 指揮中心表示,該公...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高銘鴻醫師授權引用 冬天氣溫低,妳是否因為活動力減少,而沒有感覺到口渴?在戶外運動因為上廁所不方便,所以選擇憋尿?天冷吃鍋,覺得昆布鍋清淡無味,一定要吃麻辣鍋?小心這些習慣可能潛藏危機!K小編特別諮詢高醫師,告訴我們哪些行為會造成腎臟損傷,一起改掉壞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