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腳底長硬塊!醫師教你辨別雞眼、病毒疣

腳底長硬塊!醫師教你辨別雞眼 病毒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皮膚也會得感冒?醫師解釋,皮膚的感冒就是長了病毒疣,因為跟感冒一樣都是病毒害的,靠接觸傳染,長在腳下的叫足底疣,常使人把它跟雞眼搞混!而病毒疣有多種型態,依病毒類型與感染部位而有所不同。

接觸感染造成 5大常見種類

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病毒疣就是一種由病毒傳染造成的疾病,傳染方式為接觸感染,可以透過人傳人,或其他物品接觸,如浴巾、地板或是日常用品等。當我們身上有微小傷口,或是手上帶有病毒時,在皮膚上搔抓都有可能因此感染。病毒感染也與本身抵抗力息息相關。

一般感染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的潛伏期(約1~6個月)才會產生肉眼可見的皮膚病灶。病毒疣以分布位置及病毒型來做分類,常見種類有尋常疣、足底疣、扁平疣、傳染性軟疣及生殖器疣:

●尋常疣/為最常見的類型,以角化且粗糙不平的硬結節表現,常見於手指、手掌、手背等易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的區域。
●足底疣/是腳上常見的類型,通常會較尋常疣來的厚,常與雞眼混淆。
●扁平疣/為扁平灰至肉色的小斑塊,常見於手臂以及臉上,且以線狀分佈,病人常誤認為粉刺、青春痘或肉芽。
●傳染性軟疣/較常發生在幼童,可見到一些如米粒狀的粉色顆粒,最大特色是中央會呈現典型的臍窩狀凹陷。
●生殖器疣/長於生殖器或肛門周圍,俗稱菜花,算是一種性病。

易復發 當心硬結節、黑點硬塊

而病毒疣治療方式有冷凍治療、水楊酸製劑、抗病毒藥膏等,對於一些頑強型的病毒疣可考慮使用電燒或手術治療,但因會有傷口、疤痕以及易於復發等因素,並非常規一線的治療方式。

陳建宇說,皮膚是人體的最大器官,病毒疣則是皮膚最常見的感染疾病之一。若身上忽然發現一些表面粗糙的硬結節、游泳完發現腳底出現帶有黑點的硬塊、臉上出現疑似粉刺卻越摳越多、在不安全的性接觸後發現生殖器附近有不明顆粒斑塊,都可能是病毒疣找上你了,建議及早至皮膚科就診。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年紀漸長後會發現走路變得吃力,站立有困難、容易軟腳,體力大不如前,因此開始嘗試保健食品,希望藉由補充營養,幫助回復年輕時的體力及活動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建議,平時的脊椎養護應從日常均衡飲食著手,透過每日飲食攝取營養,運動保健身體,避免不良姿勢3大方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腰酸背痛是許多現代人的文明病,除了因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導致的後遺症,還有患者在做了脊椎手術後,承受長期的慢性疼痛,脊椎病人經過保守或手術治療,患部疼痛問題仍然沒有改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表示,脊髓電刺激療法可做為這類患者的另一選擇。 頑固疼痛 電極導線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苗栗一位34歲男性,2、3個月以來左邊臉頰疼痛難受,每次痛30秒到1分鐘,一天不定時痛50~60次,刷牙、講話、吃東西都讓他痛苦不已,一開始以為是牙齒痛,最後經詳細檢查確認為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醫師先給予藥物治療,但患者仍感覺疼痛,因此為其安排減壓手術,術後患者恢復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0歲的陳先生從事電腦工作,習慣躺在床上看書,2年前莫名開始出現上肩胛疼痛,去年開始左上臂發麻往下至左手大拇指及食指,最後麻痛感延伸至右手及腰部,看了多家醫院檢查都說是肌肉痠痛,像針扎的麻痛感讓他無法入睡,甚至左腳已逐漸萎縮,到醫院檢查,發現是頸椎椎間盤壓迫神經,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