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後跟莫名疼痛?別再錯怪骨刺了!這「緩痛5式」學起來,徹底「根」除疼痛!

作者:鄭鑫

 

原文標題:腳後跟疼怎麼回事?五個方法緩解疼痛 

 

 

腳後跟長骨刺,腳後跟疼~

 

腰椎長骨刺,腰疼~

 

哪裡長骨刺哪裡疼,似乎骨刺就是疼痛之源。

 

很多人認為「腳後跟疼是因為長了骨刺,一根刺戳在肉里當然疼啊!」

 

但,很多時候骨刺是被冤枉的。

 

骨刺是代罪羔羊

先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骨刺」。

 

「骨刺」只是通俗的叫法,它的醫學名稱叫「骨贅」,它可存在於身體的各個關節處,與衰老、長期保持某個固定姿勢、長期磨損等有關。

 

當以上問題開始糾纏你的時候,人體會「不堪重負」,承重部位如腰椎、膝關節、腳後跟就會出現炎症,刺激骨的代償性生長,也就有了骨贅,來幫助人體起到支撐作用。

 

骨贅就像消防隊員,哪裡需要去哪裡,雖然偶爾也會添點小亂子。

 

很多人認為骨贅有害無利,一旦發現就應立即去除。實際上它對人體是有一定好處的,它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比如,有的患者長期腰痛,幾年後腰痛好轉了,結果拍片發現腰椎長了骨贅,增加了腰椎的穩定性。

 

因此不要太介意骨贅的存在,它的出現只能說明「組織需要它」。

 

追本溯源,有問題的是需要它的「組織」,比如腳後跟。

 

腳後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疼的原因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過來。

 

可能的原因:跖筋膜炎、足跟脂肪墊炎、跟腱炎、跟骨骨內壓增高症、跟腱斷裂、跟骨骨刺、骨腫瘤、滑囊炎、跟骨骨折、應力性骨折……

 

喂,來點看得懂的,好嗎?

 

原因這麼多,但是你會發現這裡面有很多「炎」。

 

沒錯,「炎症」才是大多數腳後跟疼的幕後黑手。

 

可是,我的腳又沒有傷口,怎麼會有炎症呢?

 

這裡的炎症指的是「無菌性炎症」,多見於慢性勞損、運動損傷等,和我們日常認識的細菌感染不一樣。

 

腳後跟莫名疼痛?別再錯怪骨刺了!這「緩痛5式」學起來,徹底「根」除疼痛!

 

 

腳後跟疼,該怎麼辦?

需要強調的是「沒有診斷的治療都是耍流氓」。

 

因此,你得先讓醫生排除骨折、腫瘤、跟腱斷裂等疾病的可能。

 

如果排除了「無菌性炎症以外疾病」的可能,那就試試下面的方法吧。

 

1. 休息、減少負重運動

 

腳後跟疼痛,是疲勞的體現,是身體無聲的抗議,既然這樣,那就讓你的腳歇一歇吧。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運動 1 個小時,建議休息 10 分鐘。

及時緩解疲勞,才能將疼痛扼殺在搖籃里。

 

2. 換雙合適的鞋或鞋墊

 

不要被漂亮的外表所迷惑,合不合腳,穿上才知道。

 

腳後跟疼痛,建議穿運動鞋或坡跟鞋,有點後跟(跟高約 1.5~2 cm),但不是高跟哦。告別平底鞋和帆布鞋吧,它們真的不適合你。

 

我有很多喜歡的平底鞋,我一定要穿怎麼辦?

 

那就買雙專用足跟墊,墊高腳後跟,讓周圍肌肉和韌帶放鬆,疼痛也能緩解。

 

3. 巧用冷敷和熱敷

 

看過專業運動員賽後馬上將兩條腿泡到冰水裡的照片嗎?

 

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後及時冷敷,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釋放。

通俗講就是減少無菌性炎症的發生,保護身體免收或少受疼痛之苦。

 

而恢復期(受傷後 48 小時)適當的熱敷,又能有效地緩解疲勞,促進炎症吸收,降低疼痛的程度。

 

推薦每次冷敷、熱敷的時間為 15~20 分鐘,一天 2~3 次。最好隔層毛巾,避免凍傷或燙傷皮膚。

 

4. 拉伸訓練

 

包括對跟腱及腳底筋膜的拉伸訓練,具體方法包括:

 

(1)毛巾牽拉訓練

 

取坐位,將腿伸直,用一條毛巾環繞患側足底,雙手握住毛巾進行腳踝的牽拉訓練。

 

(2)踩台階牽拉訓練

 

前腳掌踩在台階邊緣,患側腳後跟緩緩向下落,直至感到腳底和跟腱牽拉感。

 

(3)按摩牽拉訓練

 

取坐位,將患腳放到對側的膝關節上方。先進行小腿肌肉的放鬆按摩,然後用手握住腳趾掌側,往背側牽拉。

 

注意:每次訓練,次數不在於多,而在於動作標準,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建議每天練習 3 組,每組做 10 下。訓練貴在堅持,千萬不可「一天吃成胖子」哦!

 

 

5. 消炎鎮痛藥

 

就像前面提到的,腳後跟疼是一種無菌性炎症,治療需要「消炎」,而有別於用抗菌素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這裡講的消炎鎮痛藥物一般指非甾體類藥物,如塞來昔布、芬必得等,但這類藥存在一定副作用,因此建議諮詢醫生後再服用。

 

如果通過以上處理,你的腳跟疼沒有緩解甚至有加重,那就趕緊找醫生吧。

 

讓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物理治療、局部封閉或者手術等。

 

 

責任編輯:海棠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及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腳後跟莫名疼痛?別再錯怪骨刺了!這「緩痛5式」學起來,徹底「根」除疼痛!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女星賈靜雯在電影《瀑布》中,憑藉著精湛演技,詮釋職場女強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身心變化,獲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肯定。近年常見以思覺失調症為主題的優質影視劇作,佳評如潮,但醫師表示,現實世界多數大眾仍對思覺失調症心存恐懼,約8成病友被誤解,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的上班族黃大仁(化名),十年前診斷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因發炎與疼痛狀況不明顯,偶爾疼痛時會吃消炎止痛藥。今年年初發現自己除了下背部越來越痛外,還連帶全身有多處接骨點也出現腫脹疼痛,吃止痛藥後症狀沒改善,且疼痛持續長達半年,讓他難以入眠、食慾不振,體重暴瘦10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一名80多歲的退休教師,原本身體硬朗,計畫遊山玩水享受退休人生,卻發現旅程長途坐車、搭機,雙腿感到十分腫脹、疼痛,而走路、站立也因腫痛影響出遊興致,這才驚覺「靜脈曲張」已嚴重影響退休後的日常生活,不僅「樂活」計畫被打亂,甚至心生鬱悶抗拒遠行出遊;直到透過新式「膠水閉合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冬天一到,流行性感冒伺機而動,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退燒,人體的免疫系統進入備戰狀態,為了抵禦外來病原體入侵,可以攝取有效提升免疫力的食物。美國Tufts大學營養免疫團隊負責人Simin Meydani表示,「飲食對於免疫系統非常重要。」維生素D、鋅和硒等微量營養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