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臉上米粒大小的痣,一查居然是癌!29歲愛敷面膜的他....可怕!

臉上米粒大小的痣,一查居然是癌!29歲愛敷面膜的他....可怕!

最近,28歲的小潘愁也愁死了,他的眼睛下面,突然長了兩顆黑痣,就半粒米那麼大,以為去做個激光點掉就好了,沒想到一查,是皮膚癌。

他嚇也嚇死了,這是為何啊?醫生說,有一個因素,是他平常沒做好防曬有關。

還記得電影《非誠勿擾2》嗎?孫紅雷飾演的李香山,也是長了黑痣,最終不幸死了。不過呢,雖然兩者都是皮膚癌,但小潘得的叫基底細胞癌,李香山得的黑色素瘤那可是要嚴重地多了。

小潘是金華人。1.75的個頭,塊頭結實,帥哥一枚。

他平常挺臭美的,愛護膚,隔幾天就要弄片面膜敷敷。要是哪天臉上冒出點痘痘啥的,他真是要抓狂。

幾天前的早上,他突然發現,左眼下方,鑽出了兩顆黑痣,半顆米那麼大。小潘很不爽,這位置也長得太刁鑽了吧。一定要把它除掉才行。

臉上米粒大小的痣,一查居然是癌!29歲愛敷面膜的他....可怕!

  於是,他跑到了金華市中心醫院整形美容中心,剛進門就迫不及待地對醫生說:“快把我這痣給點掉!”

  整形美容中心主任童芸一看,心裡咯噔了一下,這兩個東西,並不是普通的黑痣那麼簡單。於是,建議他做個病理切片看看。

當天下午,童芸就接到了病理科主任的電話:“病人的年齡是不是搞錯了?”

“沒有啊,就是29。”

“這是基底細胞癌啊,老年人才容易中招啊。這小伙子……”

得知這結果,小潘著實嚇得不輕。自己平常好端端的,怎麼會得了癌症。童芸推測,有個很大的因素,跟小潘的皮膚長期暴晒有關。

臉上米粒大小的痣,一查居然是癌!29歲愛敷面膜的他....可怕!

基底細胞癌

原來,小潘幹的是交通行業,做的是地勤類的活兒,不管大太陽還是下雨天,每天都要暴露在露天環境下。他以前也擦過防曬霜,但太油膩了,後來就被他拋棄了。他覺得,男人嘛,黑點也無妨。

最後,醫生給小潘做了手術,切掉了這兩顆黑痣,再把這塊皮膚填平,就大功告成了。不過,這毛病,容易復發。

臉上米粒大小的痣,一查居然是癌!29歲愛敷面膜的他....可怕!

基底細胞癌

不過呢,醫生說,小潘也不要太害怕的。基底細胞癌,可沒我們身上其它部位的癌症嚴重,轉移的機率很小。

倒是有一點,真心是要提醒下大家。如果你以為,防曬霜只是拿來美容、防曬黑的,那就錯了。童芸主任說,其實,它還可 ​​以預防皮膚癌。所以,各位小主們,平常一定要做好防曬呀,特別是戶外工作者。

此外,建議突然長“痣”的市民,到正規醫院找皮膚科看一下,千萬別盲目去點痣。

 

皮膚癌之分類

 皮膚癌的種類繁多,在此介紹最常見的三種;

  • 基底細胞癌為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通常看起來表皮周圍光亮凸出、呈現膚色伴隨有微血管擴張的小腫塊,中間偶爾有潰瘍傷口,70%到90%發生在臉部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雖然基底細胞癌一般比較不會轉移,但往往容易影響外觀、並且若未能及早發現,可能侵犯局部神經或造成局部組織的破壞。 

  • 鱗狀細胞癌為亞洲人第二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外觀上多半為突出的屑狀角化腫瘤或潰瘍,容易發生在陽光長期照射之處,如耳朵、臉部、唇和嘴部,有時會發生在腿或腹壁等受到慢性傷害或輻射的部位。鱗狀細胞癌通常會發展成大而蕈樣狀的腫塊,而且可能經由淋巴腺散播出去,造成淋巴結腫大,更可能轉移到其他內臟(如:肺部、肝臟、大腦或骨骼)。 

  • 黑色素細胞癌為亞洲人第三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惡性度最高,容易轉移,致死率很高。黑色素細胞癌在亞洲人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也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部及黏膜。根據統計,有色人種的黑色素細胞癌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腳掌,並伴隨有較差的預後。臨床上,可能以墨黑色或色澤不均的斑塊出現,也可能呈現凸起的腫塊,必須和良性色素性細胞痣或母斑加以辨別。 

如何區分良性的痣和惡性的黑色素細胞癌呢? 可以依循下列準則(ABCDE),定期自我檢查 :   

A(Asymmetry):痣的外觀是否出現不對稱性   

B(Border):邊緣是否呈現不規則或模糊不清的現象   

C(Color):色調上是否呈現不均勻、深淺不一   

D(Diameter):大小是否超過六公釐以上或有變大的情形   

E(Elevation):表面是否有不規則的隆起現象  若有上述這幾種情形,應請醫師作進一步的確認或及早接受皮膚切片檢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旦傷口感染發炎,或有小感冒,許多民眾很習慣走去藥房指名購買抗生素,但其實這樣的行為可能違法,您知道嗎?根據日前食藥署發表去年10月份抗生素專案稽查成果,指出受稽查的藥局中,確有違反相關規定的情形,如公開陳列處方用藥,陳列藥品過期,及未持有處方籤配藥。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孩子們長期受到嚴厲斥責、或被禁止行為、或遭受到體罰而發出的啜泣聲音,你聽見了嗎?4月25日家扶基金會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用愛包圍受虐兒」戶外宣導體驗活動,當天有上千名民眾繫上矇眼布條,以聽覺方式,體驗情緒失控的母親對孩子大聲辱罵的精神虐待,並透過五種模擬的受虐情境,讓民眾...

閱讀詳情 »

年紀越大,飲食應減量?小心淪為隱性飢餓!台灣台北市一位50多歲的張太太,平常注重養生,吃蔬菜多於肉類,份量也刻意減少。近來受天氣炎熱影響,令她有些食慾不振,於是每餐調整只吃兩菜一湯,結果經常出現精神不濟情況,有次甚至忘記瓦斯爐上還在煮湯就要出門。家人陪同就醫檢查後才得知,原來身體不適是來自長期飲食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感到頭暈,總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卻沒有大礙,究竟身體怎麼了?根據國內飲食調查發現,近6成熟齡族刻意少吃、5成飲食習慣多菜少肉。營養師表示,熟齡族的腸胃吸收功能差,少吃、蛋白質攝取不足,更容易導致營養缺乏,身體長期處在隱性飢餓狀態,當然會身體不適。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