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 健康達人網

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健康達人網

25 歲男性,因自己摸到睪丸變硬而就醫,檢查發現,外觀沒有紅腫,驗血檢查腫瘤標記指數均為正常,超音波檢查顯示右側睪丸內有腫瘤,手術切除右側睪丸後,病理化驗為精原細胞癌(seminoma),隨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轉移至淋巴腺或其他器官。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睪丸癌的發生原因目前不明,部分研究顯示可能與基因有關。唐氏症者發生率比一般人高 10 倍,若有罹患隱睪症、不孕症者發生率也較高,有家族史罹病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高。睪丸溫度、局部外傷、騎馬或是騎機車等,不會增加睪丸癌發生的機會。好發年齡以 15-35 歲最多,或是 60 歲後。

有何症狀?周固說,早期的睪丸癌大多不痛不癢,多是偶然發現的,常見的症狀是睪丸腫大、沉重感、疼痛或是睪丸變硬,但也有些無明顯症狀。

診斷方面,先以超音波確認腫瘤的存在,並檢查血中腫瘤標記,倘懷疑癌症,以手術切除作病理診斷,確認為癌症後,須進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以了解是否擴散至淋巴、肺部或其他器官,再作後續治療或追蹤的規劃。

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20-35 歲最常見的睪丸惡性腫瘤有增加的趨勢,每年增加 1.2%。周固提到,睪丸癌對化療非常敏感有效,若已發生轉移也有機會治療,情況良好者,治癒率約 90-95%。

最後,周固提醒,不痛、沒有腫大的硬塊常被忽略,男性平時在洗澡時,可以自我檢查,看看兩邊睪丸大小是否一致,是否大小有改變、變硬或疼痛…等;任何睪丸硬塊都必須進行檢查,到證實不是為止。有隱睪症、不孕症病史者,罹患睪丸癌的機率較高,更要提高警覺,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首圖來源:Amir Kurbanov via photopin cc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報導 不菸、不酒,非肥胖一族,甚至還十分重視養生,定期做健檢,怎麼癌症一樣找上門?一名40多歲男子就因為有家族病史,特意接受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異常,進一步正子檢查更發現已有胰臟癌初期症狀,還好發現得早,這才躲過「癌王」一發現後通常...

閱讀詳情 »

▲(照/台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藉助「超級電腦」的強大運算能力,找病灶、定位腫瘤只在一瞬間。台大醫院今(22)日宣布該院智慧醫療中心將啟用新一代AI超級電腦系統,可處理巨量複雜的臨床文字及影像資料,以乳癌影像檢查為例,取代醫師肉眼判讀,有了AI之後,0.8秒就能掃遍300張影...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本土登革熱群聚擴大了!疾管署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分別居住於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的30多歲女性以及礁溪里的30多歲男子,正是9月16日公布的染病父子同一家人。也讓這一起源於五寮尖山菜園共同接觸史的群聚事...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手爸媽當心,有些長輩給的育兒建議未必是真!近來網路就流傳有家中長輩建議「嬰兒要多喝水幫助代謝」一說,但食藥署今(22)日特別在食藥闢謠專區撰文警告,一歲以下嬰兒的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若一下子讓嬰兒喝太多白開水,反而會水中毒。 食藥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