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 健康達人網

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蛋蛋變硬了 當心癌上身 健康達人網

25 歲男性,因自己摸到睪丸變硬而就醫,檢查發現,外觀沒有紅腫,驗血檢查腫瘤標記指數均為正常,超音波檢查顯示右側睪丸內有腫瘤,手術切除右側睪丸後,病理化驗為精原細胞癌(seminoma),隨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轉移至淋巴腺或其他器官。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睪丸癌的發生原因目前不明,部分研究顯示可能與基因有關。唐氏症者發生率比一般人高 10 倍,若有罹患隱睪症、不孕症者發生率也較高,有家族史罹病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高。睪丸溫度、局部外傷、騎馬或是騎機車等,不會增加睪丸癌發生的機會。好發年齡以 15-35 歲最多,或是 60 歲後。

有何症狀?周固說,早期的睪丸癌大多不痛不癢,多是偶然發現的,常見的症狀是睪丸腫大、沉重感、疼痛或是睪丸變硬,但也有些無明顯症狀。

診斷方面,先以超音波確認腫瘤的存在,並檢查血中腫瘤標記,倘懷疑癌症,以手術切除作病理診斷,確認為癌症後,須進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以了解是否擴散至淋巴、肺部或其他器官,再作後續治療或追蹤的規劃。

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20-35 歲最常見的睪丸惡性腫瘤有增加的趨勢,每年增加 1.2%。周固提到,睪丸癌對化療非常敏感有效,若已發生轉移也有機會治療,情況良好者,治癒率約 90-95%。

最後,周固提醒,不痛、沒有腫大的硬塊常被忽略,男性平時在洗澡時,可以自我檢查,看看兩邊睪丸大小是否一致,是否大小有改變、變硬或疼痛…等;任何睪丸硬塊都必須進行檢查,到證實不是為止。有隱睪症、不孕症病史者,罹患睪丸癌的機率較高,更要提高警覺,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首圖來源:Amir Kurbanov via photopin cc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暨永齡慈善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今(7/12)日發表同聲明宣布,各完成五百萬劑 BNT(BioNTech)162b2 疫苗採購並捐贈予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作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防疫使用,待完成 BNT16...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87歲病患突發左側肢體無力癱瘓,經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病患本身有心房顫動的問題,透過檢查確診為腦部大血管阻塞性中風,當下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和放射科醫師李喬華就決定進行動脈取栓術搶救。正值疫情流行,為了把握黃金救援時間,本院急診先行採檢PCR,所幸在準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進入公共場所第一關都得「量測體溫」和「消毒雙手」,民眾可能注意到近來就有不少大賣場、超商等地,出現二合一、同時具有量測手掌溫度及酒精噴霧的產品,但食藥署今(12)日出面大喊恐違規!因為國內迄今未核准任何用量測手掌溫度方式用於發燒篩檢的合法醫材,業者卻宣稱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