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親子健走愛健康 每日15分鐘助體重控制

親子健走愛健康 每日15分鐘助體重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家長們快趁著暑假尾聲帶小朋友出遊!炎熱的暑假期間,親子活動的安排成了家長們頭痛的難題,國健署推薦,有綠蔭的健走步道,不但適合親子健走,還可欣賞優美的景色以及生態景觀等。

每年2百萬人死於身體活動量不足

聯合國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死於身體活動量不足相關疾病,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量不足所造成。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身體活動,成人每週則應累計至少150分鐘。養成每天動一動的習慣,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憂鬱和失智的風險,也能強化肌肉和骨骼,減少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風險,更能幫助控制體重。

6特色步道 將健走融入生活

國健署表示,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的健走小口訣,即可將健走融入於生活中。

為營造生活化運動的社區,縣市衛生局結合轄區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單位,鼓勵社區民眾健走活動,建置了200多條健走步道,部分步道並設有熱量消耗標示,如臺北市芝山岩健走步道、新竹縣牛欄河親水公園步道、嘉義縣梅山來走走健康好彩頭步道、台南市虎形山公園步道、高雄市愛河之心健走步道、以及宜蘭縣冬山河梅花湖步道等。

健走活動費力度低、風景優美、具有生態景觀等考量,適合親子共同參與;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每天健走15分鐘好處多多,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長期維持每天運動15分鐘的習慣,更可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救人無數的 52歲的空勤總隊吳教官,以往並沒有三高或其他慢性疾病,某日待命時卻突然嘔吐、伴隨左胸劇烈疼痛送醫急救,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急救他的心臟仍停擺將近2個小時,經葉克膜治療、裝設心臟支架後才順利脫離危機。 心跳2小時失去功能 只能靠CPR、葉克膜、心導管保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老了以後吃飯都會卡飯粒,口水也不自主流下來,算不算是中風症狀?醫師表示,許多病患都會針對上述問題憂心忡忡,但經過檢查,這些患者手足都有力,說話清楚,食物也可以吞嚥,並非一般腦中風,綜合上述症狀,判斷是顏面神經麻痺,建議中西醫搭配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年紀大、高血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約70歲的陳姓婦人聲音低沉沙啞,近半年在用餐跟喝水的時候經常容易嗆咳,到院檢查才發現雙側聲帶嚴重萎縮。另一名65歲的許姓男子在接受下咽癌的化療後,聲音沙啞,又因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經內視鏡檢查發現病患單側聲帶明顯萎縮。兩位患者接受聲帶自體脂肪注射術治療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師,我有心臟病,還能不能有機會懷孕?」隨著先天性心臟病照護的進步,有愈來愈多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順利轉大人,其中不乏育齡婦女,懷孕相關照顧也成為重要的課題。 孕前評估對心臟病患者非常重要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心臟科傅俊閔醫師提到,日前一名患有法洛氏四重症的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