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謹記4原則 降低食物中毒發生率

謹記4原則 降低食物中毒發生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夏天,由於氣候炎熱的關係,使得食物容易因操作或保存不當等原因,造成疑似食物中毒的情形,然而,食物中毒最主要的致病細菌為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

腸炎弧菌常見於水產品,沙門氏桿菌常見於禽畜產品尤其以未清洗過的蛋最易汙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於廚師個人衛生習慣不良及有傷口而引起汙染,仙人掌桿菌常見於未洗乾淨的蔬果米飯等或熟食未覆蓋被灰塵汙染。

作業方面若不注意 也會造成病毒感染

除此之外,在作業方面會引起病毒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食品調製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互汙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及水源被汙染等因素,所以,大家在作業的過程當中,應多留意環境衛生及作業過程,以避免造成感染。

謹記原則 降低食物中毒發生率

最後,衛生局為避免民眾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提供4點原則,幫助民眾降低食物中毒發生率:

1)遵守食品處理之原則/包括新鮮、清潔、區分生熟食、避免交互汙染、徹底煮熟、注意保存溫度及使用乾淨的水與食材等。 
2)外出飲食時應避免食用生食/包括冷食、生食、不吃來路不明的食品,也應避免路邊攤飲食,謹慎選擇衛生優良餐廳用餐。 
3)確保與食物接觸的人或物都是清潔乾淨/在要使用不同砧板及刀具時,應將它分別使用,把處理生食與熟食分開,且在食用前要將食品充分加熱並在2小時內吃完,食物應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飲水則要煮沸,不喝生水。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驟降,民眾嗜吃薑母鴨、麻油雞補身,但醫師提醒,吃鍋補身體要適當,南投一名年約50歲江姓男子,與好友相約吃薑母鴨配酒,一夜大吃大喝後,突然吐出大量鮮血,緊急送醫後,發現男子為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醫師表示,應是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刺激食道黏膜而導致出血,經由內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冬至,不少媽媽都會準備應景的湯圓,除了象徵團圓之外,也表示增加了一歲,但市售包餡湯圓普遍高熱量,不管是甜的或是鹹的,一顆熱量動輒都是80~100大卡。因此營養師教民眾,想要吃得健康可利用,隨手可得的天然蔬果食材用來製作湯圓,取其含天然色素及植化素,不僅製作出來的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哮喘是一種支氣管過敏的疾病,容易受到外來物的刺激,引起氣管收縮,導致胸悶、咳嗽等症狀出現,且嚴重時還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缺氧、致命等,所以,每當氣候變化大時,都需要格外留意,而日前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小孩若常與父母一同睡覺,恐會增加哮喘、呼吸困難的風險。 與父母共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寶寶出生後,若發生腹部不斷腫脹、吐奶、未解胎便時,可要多加留意!日前有一名女嬰,在出生後便發生持續腹脹、進食後嘔吐、胎便未解的症狀,直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她罹患了少見的腸閉鎖扭轉,且小腸已發黑壞死達30公分,但所幸在緊急開刀切除,並接通腸子後,目前她已恢復正常。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